赦免,是基督徒最熟悉的语言。赦免也是基督徒的基本美德。
但是当今在基督徒中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人越来越不能也不愿赦免那得罪自己的人,但却越来越慷慨大方的 “赦免” 那些得罪 神和得罪别人的人。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不仅仅外面的环境混乱,而且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常常混乱。
“祸哉[……]
赦免,是基督徒最熟悉的语言。赦免也是基督徒的基本美德。
但是当今在基督徒中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人越来越不能也不愿赦免那得罪自己的人,但却越来越慷慨大方的 “赦免” 那些得罪 神和得罪别人的人。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不仅仅外面的环境混乱,而且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常常混乱。
“祸哉[……]
在读旧约时我们要注意到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所有这些不同的书卷都描绘出耶和华和祂的选民以色列之间的一个对话和关系。即使是在历史书中,表面上是在讲以色列的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话和关系。
到了先知书,这个对话关系就更加直接明显。
这个对话和关系是多方、多面、多层次表达的。神并没有选择直接和人说[……]
在申命记6:13和10:20中都说“要指着祂的名起誓”,但马太福音5:34-35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这两处的经文自相矛盾吗?
这个问题从侧面突出[……]
使徒行传第五章,发生在亚拿尼亚和他妻子身上的事情(他们因欺哄圣灵而丧命),是令人震惊的。
首先必须要清楚,这是圣灵做的,不是人做的。当时教会并没有一个人为的规定说,卖地奉献的人必须全部奉献。一切都是自愿的。更不是彼得下令让人处死亚拿尼亚夫妇。是圣灵的所为(虽然圣经并没有说圣灵击杀他们,但是因为[……]
“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受责备(和合本翻译 ‘自己责备自己’)。” 约翰福音16:8。
在这段经文里原文所强调的并不是 “世人将自己责备自己”。 如果按照原文直译的话,这段经文的意思是:
“圣灵既[……]
旧约的传道书,最后是这样结束的: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 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有的一切。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 传道书 12:13-14。
中文圣经中,“人所有的一切” 被翻译为 “所当尽的本分”, 其实把传道者的话弱化了。传道者这[……]
小组读传道书和约翰福音都差不多同步进入尾声。这两部分新旧约的内容放在一起读能使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福音。
所罗门观察总结人生,最后说:“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让自己过于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 传道书 7:16。
许多读经的人不敢承认所罗门所说的这句话是真的,因为这些话显得是 “宗教不正确”[……]
箴言的最后两章,30章、31章是箴言的锚(anchor)。这里出现一些比较奇怪的人名字。但这些实际都是一些象征性的名字 (symbolic names)。“雅基的儿子亚古珥” 所代表的意思其实是 “顺服之子亚古珥”,因为 “雅基” 是顺服的意思。而 “亚古珥” 本身也是一个象征性的名字,其意思是 “[……]
箴言对于神的儿女不是简单的道德教训或者为人处事的哲学。箴言是一位君王写给他儿子的。这位儿子身为王子,但是他却必须要在地上生活,这是他的职责和使命。
在主耶稣基督回来之前,神的儿女就是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环境里边,生活并见证。神的儿女是那位王子,但是他并不生活在分别的王宫里,他要在这世上生活,却不能[……]
马太福音25章那里主讲到三个仆人的故事。两个良善忠心的,一个又恶又懒的。
好仆人一切的源动力都在于他自身生命里面的良善,恶仆一切的源动力也在于他自身生命里面的的恶。
谁是好仆人? 好仆人的一切都体现在主耶稣身上。
约翰福音14章31节那里,主耶稣对他自己在地上的服事做了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