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是耶稣基督指示他的仆人使徒约翰写给基督教会的信,关乎现在的事和将来必成的事(启示录1:19),从地上最后的日子直到永远。
启示录中,有关得胜和得胜者 (Overcoming and Overcomers),是一个引人注目但却被争议的题目。
在争议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偏差。一种是不承认甚[……]
启示录是耶稣基督指示他的仆人使徒约翰写给基督教会的信,关乎现在的事和将来必成的事(启示录1:19),从地上最后的日子直到永远。
启示录中,有关得胜和得胜者 (Overcoming and Overcomers),是一个引人注目但却被争议的题目。
在争议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偏差。一种是不承认甚[……]
在新约圣经中有两个不同的词,一个是 “天国(Kingdom of Heavens)” 另一个是 “神国” 或 “神的国 ”(Kingdom of God)” 。
“神国” 或 “神的国” 出现的次数很多,有68次,并且在许多书卷里出现(包括马太福音)。 但“天国”这个词,共出现38次,却几乎是[……]
罗马书第7章对许多人来讲,很可能是圣经中最难读的一章。但是明白这一章中的艰难是能够明白并进入下一章第8章中的荣耀的必要条件。
罗马书 7:8-9 “没有律法,罪是死的,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但是诫命来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 这句经文就是一个例子。亚当堕落,人犯罪是事实,为什么说没有律法时[……]
人有灵。神的灵即圣灵和我们人的灵是什么样的关系?
说 “我们原来死了的灵又活过来了”,或说 “神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灵”,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对?
这些是很好也是很基本的问题,但真正与我们的生命有关,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不是一些抽象的层面,而是圣灵如何在人里面运行,实行拯救。而有关这个问题,[……]
马可福音第8章那里,主耶稣让一个瞎子看见,并不是直接让他看见,而是分了许多步骤。主为何如此行呢?
福音书中主耶稣所行的神迹都是一个标示或记号(sign),不仅仅是就事论事,不只是为了医病赶鬼本身。所用来标示和所表达的,需要从属灵的眼光来看,也需要从当时的上下文来看。
马可第8章那里,主所[……]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马太福音6:14-15。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6章所讲的这段话,和因信称义的真理在一起对照,该如何解释呢?
因信称义和马太福音第6章这里说的饶恕所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
因[……]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马太福音 5:3。
这一节被基督徒熟知的经文,却被普遍误解:我们基督徒恰恰应该灵里不贫穷才对啊,为什么主的话偏偏说的是我们灵里贫穷?
马太福音 5、6、7章,就是顶宝贵的登山宝训,宣告天国和天国人的特征和生命属性。 这里不是律法,也不是基督教规条[……]
马可福音第6章详细记载了施洗约翰被杀的过程。读经的人都会被这件事的残忍震惊,但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的死似乎毫无价值。
然而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只是在血气里反应,并没有体会圣灵在 神的先知身上深深的用意。
首先,施洗约翰是主耶稣的先锋。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主耶稣开路。若不是为了这个目[……]
“你要在耶和华―你的 神面前作完全人。” 申命记 18:13。
“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马太福音5:48。
旧约中所说的完全人,和新约中所说的完全人,不仅在原文字义上稍有不同,在灵意上也有不同。
在旧约中所说的完全人 (希伯来语 תּמים, tâmı̂ym[……]
在申命记6:13和10:20中都说“要指着祂的名起誓”,但马太福音5:34-35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这两处的经文自相矛盾吗?
这个问题从侧面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