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第六章读经笔记 Romans 6 study notes

罗马书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在罪上死了的,不能仍在罪中活着

反命题: 既然罪能够通过律法把恩典更加显出来,那我们是否应该(或至少可以)仍留在罪中,让恩典显多呢?

这是堕落肉体在理性上对福音的一个反应,其目的或是为了找到继续犯罪的理由,或为了占据一个自义的位置来推断使徒所传的是不合理的。前者是“诈降”,后者是“负隅顽抗”,但都是肉体抵抗福音的一种策略。

但是这个反命题却不是幼稚的。

有个儿童动画故事,讲到电子游戏中那些拟人的角色,其中一个有趣的命题乃是,既然游戏中的“坏蛋”和“英雄”一样是游戏中不可缺少的,那么“坏蛋”的价值应该是同样值得肯定的。虽然故[……]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罗马书第五章读经笔记 Romans 5 study notes

罗马书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救恩的果效

在前面,使徒已经阐明了救恩的重大原则,现在要来到救恩背后能力的根源,以及其实际果效,尤其是在人当前的生命状态和人“魂”的感觉和体验上的果效。

真理,即救恩的真理,并非一些抽象的道理。 人在信心中接受真理后,必定要在圣灵的大能中发生实际效应。

第一个效应就是平安,或更直接就是和平(peace)。与神和好的平安。“我们即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5:1)。称义是人在生命本质上的司法位置,而与神相和却是人生命里可以感觉到的一个状态。然而这个状态的根基却不是我们的感觉,而仍然是在主耶稣基督里的信心。

这相和不是靠人的努力挣来的(那样的话会由于人的变化而改变),而是 神的恩典,这恩典是 神对我们的喜爱(favor),不是由于我们的可爱,而是在基督里的恩典,并且这恩典并非 神仅仅由于怜悯而勉强所做的妥协,而是 神在耶稣基督里荣耀的作为 (5:2)。

恩典是 神的荣耀!神越显出祂的恩典,就越显出祂的荣耀。但这一切不是没有原则没有根基的宽容,而是在耶稣基督里面发生的,因为这让罪人称义,让死人复活的,不仅仅是一个主观的态度,而是这全宇宙最大的能力,荣耀的能力。[……]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罗马书第四章读经笔记 Romans 4 study notes

罗马书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亚伯拉罕因信称义,不是凭行为

这一章是因信称义这个主题的继续。使徒在前面概括性的论述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之后,对犹太人的特例继续论述。这里是亚伯拉罕和大卫的特例。 使徒强调指出,这些人不仅不是例外,并且是 神专门为启示因信称义的特别工作。

对犹太人来讲,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是律法,第二是以亚伯拉罕为开始 神特别的工作。他们必定要拿这两件事来对照福音,如果有悖的话,他们就无法接受福音。

律法的事,使徒在前面几章已经阐明清楚了。现在就进入亚伯拉罕和大卫, 尤其是亚伯拉罕。使徒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乃是到底 神是在什么样的原则上 (即凭着什么)让亚伯拉罕称义呢?这个问题对犹太人来讲极为重要,因为即使他们承认在律法面前他们都服了(即认罪了),他们仍然会在亚伯拉罕身上存一份侥幸的心,觉得既然亚伯拉罕是他们的父,神又明明称亚伯拉罕为义人,或许犹太人虽然无法靠着律法称义,但是至少可以靠着继承亚伯拉罕而赢得某种特权或偏待(favor)。[……]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罗马书第三章读经笔记 Romans 3 study notes

罗马书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罪人以犹太人为代表的辩词

本章直到第20节,是前一章所设公义的检验命题的继续,仍然不是福音原则的本身。这个检验命题就是为着得出罗马书3:20那个结论,并引进福音。

这里,使徒将检验“公义的实际”的标准进一步用在犹太人身上。这个检验的标准在前面的第二章已经广泛应用过,并得出结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神都要求“公义的实际”,没有偏待。但这里使徒再把犹太人特别挑出来,强调地说明一个共同的事实,即按照 神对公义的要求,没有一个人可以靠着自己称义的。

为什么犹太人这么特别,要如此特殊论证? 因为犹太人不服;不仅如此,并且因为犹太人是罪人能推举出来为自己辩解的最好代表。他们的不服还不只是人一种常见的情绪上的不服,甚至也不只是一种由于犹太人文化和传统的特殊性而有的骄傲所产生的不服;而是深层、根基上的不服,因为他们要抓住 神的作为本身为把柄,想反过来指认如果 神要定犹太人的罪,神就是否定祂的自己,甚至证明 神自己是不公义的。[……]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罗马书第二章读经笔记 Romans 2 study notes

罗马书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神公义的要求

罗马书二、三两章的主题并不是福音,描述的也不是福音的原则,而是公义按照律法的要求,作为前提,为福音铺设。看不到这一点,就可能误解这两章,甚至以为这两章与罗马书的前后自相矛盾。

罗马书第一章做了两个重要的宣告:神的义,人的不义。

关于人的不义,保罗给不义之人画了一幅肖像: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兇杀、争竞、诡诈、毒恨; 又是谗毁的、背後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  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 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罗马书第一章读经笔记 Romans 1 study notes

罗马书目录    概要    下一章

福音的来源和性质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罗马书 1:1。

这传福音的人,是保罗。他传的是 神的福音,不是他的学问和思想,也不是他个人主观的信仰,也不是他所继承的宗教。是福音, 好消息。他不得不传,因为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主人要他传,他做仆人的就不能不传。

人都喜欢别人“发自内心”的话。这是对的,因为如果不是发自内心,或许就是不真诚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仅仅是发自内心,并不一定是对的。福音要比仅仅是“发自内心”还要好,还要更真实。福音是“源发自圣灵,又经过人心出来”的。 福音既有主观的真诚(因为传福音的人不在骗你)[……]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罗马书概要 Romans Introduction

罗马书目录        下一章

书信和福音书

圣经新约可分为福音书和书信,其中福音书包括四福音书,广义上也包括使徒行传;书信则包括保罗、彼得、约翰、雅各和犹大书信,在广义上也包括启示录。

福音书呈现的是主所做、所成就的救恩,而书信则是圣灵展开解释主所成就的救恩。简单来讲,福音书是有关“发生了什么”,而书信则有关 “所发生的意味着什么”。

就福音书来讲,首先,是主做的,不是任何别人做的,更不是人想象的、希望的、创作的 (这是救恩和任何宗教的区别)。其次,是已经做的,完成的,不是仅仅被应许的、预言的 (这是新约和旧约的区别)。

就书信来讲,首先,是圣灵亲自解释的,不是人的理[……]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创世纪第五十章读经笔记 Genesis 50 study notes

创世纪目录      上一章

雅各回应许之地

雅各去世了。约瑟伏在他父亲的面上哀哭。圣灵似乎聚焦在约瑟和他父亲的关系上,没有提及雅各其他儿子们如何哀哭。反倒提到埃及人为雅各哀哭。难道埃及人的哀哭比雅各其他众子的哀哭还重要吗?当然不是。埃及人是为约瑟的缘故哀哭的,因此他们的哭声是约瑟哭声的回音,共同说出约瑟对父亲的爱和尊重。

因此在这里,只有约瑟和雅各。所有别人都消失在背景之中。是约瑟在送别爱他的父亲。

约瑟为他父亲送别的细节进一步说出约瑟和他父亲一生的关系。这不仅是情感上的,而且是属灵的关系。

他们是最美好的父子关系。看到这样的父子,让人更深理解什么是父亲,什么是儿子,也让人禁不住从反面想起主耶稣讲的那个浪子的故事。不知道父亲在一个像约瑟这样的儿子身上所得的,如何知道那浪子的父亲在浪子身上所失的? [……]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创世纪第四十九章读经笔记 Genesis 49 study notes

创世纪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雅各临终告诉以色列众子未来的事

把约瑟和他两个儿子单独安排好后,雅各叫了他的儿子们来,聚集在一起,把日后以色列必要遇到的事告诉他们。雅各珍重地宣告:“雅各的兒子們,你們要聚集而聽,要聽你們父親以色列的話。”创 49:2。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临终遗言。这关乎到以色列的前途,从地上到永远。

雅各的话是分开讲给每一个儿子的。他共有十二个儿子。他是按照他们的出生排行顺序讲的。但要明白雅各的话,必须先看到一个前提: 在所有十二个儿子中,约瑟、便雅悯和犹大各自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并且他们三个人之间又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创世纪第四十八章读经笔记 Genesis 48 study notes

创世纪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雅各向约瑟托付应许

雅各死前对死后的事做了叮嘱。这是先知荣耀的预言和祝福。如果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的相认是让人眼睛湿润的恩典的话,雅各死前留的话就是让人眼里发亮的荣耀。如果在当初雅各使用欺骗的手段夺了以扫的祝福时,你会觉得有些不公的话,那雅各在离开这地之前所说的话和作的预言祷告无疑能让你为 神拣选人的智慧惊叹。神没有选错人。

雅各在为众子祝福之前,先单独见了约瑟并为约瑟和他的两个儿子做了安排。如果仅仅从人的情感上,约瑟受到特殊恩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别人也不会有任何意见。但是雅各的安排不是一个情感的安排,而是完全属灵的。他的意念完全为[……]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