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小子

参孙 Samson

参孙是士师记里所记载的以色列最后一个士师 (他之后祭司以利和先知撒母耳也曾承担士师职责, 但他们不在士师记里)。

士师们既不是君王,也不是先知,他们只是 神怜悯和大能的器皿。神的大能在他们身上的彰显只是有限的局部的,因为他们不认识 神,不认识 神的性情,也不认识 神的荣耀。

[……]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死结 Death Knot

「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 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著圣经与他们辩论, 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使徒行传 17:1-3 。

「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看见满城都是[……]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基甸

基甸是在士师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士师。他的重要还不仅仅是因为他拯救以色列的作为,更在于士师记里所记载的士师中,基甸是第一个被圣经详细记载了他和 神之间的个人互动。神借着这个互动表明了基甸作为一个神所拣选的士师在耶和华面前的信心。

在士师记第8章27节以前,读经会感觉到基甸几乎是一个完全人。[……]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对真神的良知是对偶像病的免疫

按照小组读经计划,碰巧把士师记和马太福音合在一起读,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对照。

士师记是 “年轻“ 的以色列,在应许之地,早年的历史。约书亚之后,以色列人的软弱和失败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的话,就是:拜偶像。这是约书亚临走之前反复叮嘱,用最严厉的话警告他们不要做的事,他们还是落在了那个罪恶里边[……]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良知 conscience

英文中有一个词 conscience,中文的对应词是 “良知” 或 “良心”。如果你要是查一般字典的话,中英文里这两个词其世俗概念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一个读经的人,对神的话比较熟悉的人,会意识到中文里边 “良心” 这个概念和 神的话里边的概念是有所区别的。而英文则由于受到圣经的影响,其[……]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中美价值观的根源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题目为 “海外中国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根本原因”。文中列举许多西方文化的优点,尤其是价值观的优势,包括婚姻观、子女观、财富观、人际观等,以及中国文化的一些缺点,讲的都很有道理。

但即使这样一篇不错的文章,其角度也都只是一个从中国人好奇的眼光看外国人,甚至带一点 “崇洋[……]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该为生命忧虑什么?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麽,喝什麽;为身体忧虑穿什麽。生命不胜於饮食吗?身体不胜於衣裳吗?」马太福音 6:25。

在字面和上下文中,这都是指着我们肉身的生命(包括身体和魂生命)来讲的。但在一次交通里,有弟兄把同样的原则也使用于我们属灵的生命。

再读到马太福音第[……]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福音 4:17。

耶稣出来传道,所讲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 “天国”, 二是 “悔改”。虽然悔改是非常的至关重要,但是悔改的前提是因为 “天国”。

如果没有天国以及天国已经近了的实际,人[……]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