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称义、圣别、荣耀

三样事 – 十二篮」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罗马书 8:30。

称义、圣别、得荣耀,是基督徒生命的三个核心内容和阶段。罗马书 8:30 那里虽然只提到称义和得荣耀,但是第8章整章,并且从第12章到全书结束,其主题却是圣别(sanctified)。这并不使人惊奇,因为按照神荣耀的旨意,圣别是一个被称义的人在地上时生命的核心特征和追求。

称义是得救的开始和前提,得荣耀是最后的结局,但圣别(成圣)则是生命经历的主体。

称义,是因信,不是凭行为

“称义” 就是神称为是义的。“义” ,就是在神面前是对的,是被认可的。一个受造的人,如果在创造他的神面前是不对的,不被认可,就再没有比这更可怕,更让人无望的光景。这样一个人,他在人生里所有其他的成功和成就,无论是个人的、家庭的、职业的、社会的、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都没有永远价值。

因此称义是一个人得救的开始,也是基础。

“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

神所召来的,祂先称他们为义。祂不是先等他们行了足够的义之后,觉得满意,就称他们为义,而是先称他们为义。

只有被神已经称为义的人才能够真正行义。这和宗教人所想的恰恰相反。

神之所以在人还没有行义之前就称人为义,靠的是耶稣基督。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行了义,所以神就有了一种义,祂可以分给相信的人。神是个灵,是神圣的,在天上,祂自己原本就是义的。但神自己内在的义,虽然充足,但却无法分给我们这些人。

神(道)成肉身,成为人子耶稣基督,他所成就的义,却可以分给我们这些相信的人。这是福音的基础。

“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  腓立比书 3:9。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 罗马书 1:17。

“神设立耶稣做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  罗马书 3:25。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 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   罗马书 3:21-22。

“[神]使他(基督)成为我们的义,”  哥林多前书 1:30。

基督徒都熟知 “因信称义” 的真理,但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信并不是义的源头。换言之,并不是我们的信不知不觉就创造出一种 “义” 来,并且可以让神接受。 义的源头是基督的义,我们的信只是得到义的管道。

同时,义虽然是基督在地上、在时间中所完成的,但是基督的义的果效却是超越时空的。在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神就已经在启示 “因信称义” 的真理。

“亚伯拉罕信 神,就算为他的义。” 罗马书 4:4。这话是出自犹太人熟知的旧约。但对许多犹太人来讲,这个突出的结论却是有些出乎意料,因为这不是他们平时所留意关注的。他们喜欢亚伯拉罕的故事,喜欢说亚伯拉罕如何在 神面前称义,也喜欢说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但就称义这件事来讲,他们的注意力却总是在律法上。他们不明白 神的工作从亚伯拉罕开始,就是以因信称义为主体思想的。

在亚伯拉罕身上,神并非仅仅勉强许可因信称义,而是专门要显明因信称义这个首要的原则。为何 神给亚伯拉罕一个应许,却非要在就着人的天然属性来讲完全不可能的时候才应验呢?我们常说那是因为 神要考验亚伯拉罕。作为一个一般的信心操练原则,这样讲当然是对的,但这个说法忽视了在亚伯拉罕身上 神的应许以及成就的方法的特殊性。神在一开始就要让亚伯拉罕和以后的人都知道,祂要应许一件事(生以撒以及预表后来的耶稣),这件事不仅是好的无比,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就着人的肉体来讲是不可能的, 正如让死人从死里复活一般。而正是因为这件事在人看来是不可能,是不可信的,神才要亚伯拉罕信;并且亚伯拉罕这个信,是如此有价值,让 神欢喜, 神就算亚伯拉罕为义。若是一件平常的可信之事,信就没有价值了。

亚伯拉罕因此照着 神所意愿的荣耀了 神,因为 神的启示后来显明,神就是这样在基督里得了荣耀。

岂不知人因信称义是 神的荣耀,在基督里的荣耀吗?许多基督徒虽然明白因信称义的原则,但心里总觉得因信称义是 神因为无奈而勉强答应的,因此在称义的信心上 “客客气气”,扭扭捏捏,不透亮也不明确。这是对 神的心肠的误解和对 神荣耀的偏见! 神乐意人因信称义,因为这本是 神的智慧中父和子共同的决定。这是父的荣耀,也是子的荣耀。

这就是因信称义的原则。这个原则不只是一个新约中的原则,而是神在圣经中一直启示的,从神对亚当的吩咐,亚伯的献祭,到挪亚,再到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以色列的历史,最后到主耶稣基督。无论是亚伯拉罕被称义,还是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被应验,都不是因为亚伯拉罕做了工而得的工价,而是 神的恩典。

亚伯拉罕信那称罪人为义的 神,他的信就算为义。不仅是信有 神( 神存在),而是信 神的所是和所为,信祂将要成就祂所应许的那在人看来不可能的事,信 神让人死里复活 (在人看来不可能),信 神是能称罪人为义的 神 (在人看来同样不可能)。所应许的那件事,和 神复活的大能以及称罪人为义的莫大恩典是直接相关的,都是围绕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并为罪人死、又为义而复活这件事上。

大卫见证罪人得赦免的福气

到了大卫,正是以色列都处在律法的管教之下的时候,神却给了大卫一个奇妙的启示: 人真正的福气,乃是虽然犯了罪但 神却赦免并不算为罪。 大卫的经历和亚伯拉罕的恰好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出发,但达到同一个结论。亚伯拉罕是就着 神正面的应许而言,相信 神,相信 神能 (able);而大卫却是从人负面的经历和位置而言,也相信 神,相信 神能。在 神那里,从这两个完全相反的角度所达到的,是同一件事,即耶稣基督里的救恩。但就着人来讲,必须从两个角度都确认,才明白救恩。

亚伯拉罕的经历中所面对的是死 (死乃是绝对的无能),而大卫的经历中所面对的却是罪,不仅是罪单单作为一个过失,而是面对着律法的罪,是罪的本相,即被定死罪、也该被定死罪的罪。人若出自一个良好愿望,发出大卫那样的感叹,倒也并不为奇,但大卫所发出的不是一个仅仅从人愿望出来的感叹。因为大卫是以色列的王,他是在律法严峻又沉重的砝码下得到的这个启示。没有律法的砝码,人愿罪得原谅的希望没有什么特别,也没有什么分量。但在律法之下,照理人若尊重律法是不应该有这种脱开律法的思想的,因为这有悖于律法;但大卫所发出的不是一个自己的主观愿望,而是得到的一个启示。

只有从 神来的启示,才超越律法,但又不违背律法,因为所启示的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而是在耶稣基督里另一个砝码,恩典的砝码,是有分量的,并且有足够分量,可以顶过律法砝码的重量,并且有余。

正是在大卫这个背景下,我们才真正明白 “罪得赦免” 这件事的重要性,因为和亚伯拉罕生子一样,这本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外邦人也从亚伯拉罕继承因信称义的原则

亚伯拉罕称义是在他受割礼之前。因此因信称义的应许首先是给未受割礼之人的。亚伯拉罕后来受割礼,不是作为应许的条件,而是作为应许的印记,为着后来在犹太人身上成就与律法和恩典有关的独特见证。那个见证是犹太人独有的,但应许却是给所有人的。

其次,人得以成为后嗣(有继承权的子孙)也是本乎信 (即遵从信的原则),属乎恩(即按照恩典的特性),为的是当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可以归给一切后裔 (罗马书 4:16)。

这是 神工作的 “经济 (economy)”。神的目的是要那应许从一人的成为万人的,这在亚伯拉罕身上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否则 神拣选亚伯拉罕就失去了目的和管道。然而既然亚伯拉罕得以称义(从而使应许保持有效)是出自信和恩典的话,这应许的继承也必须是按照同样的原则,否则就如一条河流,虽然第一关出来是靠着信和恩典,但以后每一关却都要通过律法和人行为的检验,这条河能流多远呢?如果这样,这将是何等样无效、没有前途的 “经济”,注定要失败! 因此,虽然律法是 神在犹太人身上作的特别工作,是为着见证 神的信实和人的不信实,但其背后在律法之前的应许却如生命的河流,流淌在单独的河床(恩典)上和河岸 (信)内。

亚伯拉罕为多国的父 (4:17-18)。称亚伯拉罕为 “多国之父”实际上是有些奇怪的,因为从肉身来讲他明明不是我们这些外邦人的祖先。然而这正是 神要使徒在罗马书中强调说明的。这个由 “父”而来的 “家”, 不是在血缘上,乃是在灵意里,是在 “信”这条生命线里。

亚伯拉罕称义,是因为他信,就算为他的义,而这圣经里 “算为他义”不是单为他写的,也是为我们将来得算为义之人写的 (4:24)。为我们写的!这是何等的安慰和确据。这是 神的安排和设计,也说出 神的话,即圣经的重要性。圣经不是因为有些事情发生了,就选择性的记录了下来,作为后人警戒。圣经是 神精心设计,表明 神心意和计划。

到底信什么?

亚伯拉罕信,就算为他的义。亚伯拉罕信了什么呢?他信了 神,即那让死人复活、使无变有的 神;今天我们信,就算为我们的义。我们信什么呢?信 神,即主耶稣的父,也是我们的父,祂使我们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

耶稣死是为着我们的过犯,复活是叫我们称义。罗马书 4:24-25。

我们不是因为相信有 神(即 神存在)而被称义的。今天许多人,甚至传福音的人,都成天在有没有神这个事上打转转。转出来吧!相信有 神,才只是接受了整本圣经的前几个字 (起初,神)。仅仅停在那里,你还和整本圣经即 神的计划无关呢。 神的救恩是在那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里,不在 “有神”这个简单的事实里 (更不是在有神论这个概念里)。相信主耶稣基督,并信 神使他从死里复活,才是那能使人称义的信。仅仅信有神,不是。

事实上,今天越来越靠近末世,神的所是和所为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见证基督从死里复活,得荣耀并要再回来这个计划上,不在 “有神”这个简单事实上;由此,一个人如果不信耶稣,就连仅仅信有 神也越来越难,越来越不可能了。

圣别

如果说称义是基督徒生命的开始,荣耀是生命的结局,圣别(或成圣)则是生命的全部过程和内容。圣别就是与世界分别,全然归给神。我们天然的人会抗议,认为这不仅不合理,也不可能,人做不到。但是圣别是新生命一个本质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圣别不是不再碰到这个世界,而是不让世界和偶像住在你里面。这不是律法的要求,而是一个生命的属性。得救的人,有神的灵住在你里边,难道你可以让一个与神敌对的世界或偶像同时住在你里面吗?

因为 “这营是我(神)所住的”。

以色列离开埃及之后,从外表上看,他们已经和埃及(就是世界)分开了。但他们却并不能因为这个外表的分开就成了圣别的。 他们虽然离开了埃及,但是埃及还住在他们里面。因为他们是属肉体的,肉体的天性是爱世界的。

但是,耶和华 神之所以领祂的百姓出埃及就是要能够亲自与他们同住。神想要在地上寻找并建立一个家。祂要住在以色列人的营中 (民数记第5章)。圣洁的神要求以色列的营也是圣洁的。凡不洁净的都必须出营外去,无论男女,免得污秽了营。

因为 “这营是我(耶和华神)所住的。” 民数记 5:3。

以色列人的营无疑是以色列人自己居住的所在,但是 神的话却强调这营是祂所住的。神的帐幕(会幕,Tabernacle)的确是在以色列人的营中,因此两者都是事实,但是 神的话却强调后者,即营为什么必须洁净的原因,是因为这营是 神所住的。

对于一个血气中的人,如果他听到 神要求营地洁净是为了以色列人健康居住的缘故,他可能心里就很愿意接受,因为他会觉得 神很关心以色列百姓的生活,心里因此有很温暖的感觉。但是他若听到 神要求洁净是因为这营是祂自己所住的,心里就会有些别扭,甚至抵触。

但这就是人的肉体,他和 神是疏远的,不明白 神,也不明白自己实际的地位和所处的光景。以色列人离开西乃山,在旷野中行走,其真实的光景乃是,如果 神不在他们中间,他们必死无疑。毋须 神因为他们的罪而击杀他们,旷野那恶劣匮乏的环境很快就会要了他们的命。我们读出埃及记就知道,他们在西乃山下如何藐视 神、亵渎 神、敬拜金牛犊。完全是神的恩典,神才没有全部击杀他们(见摔碎的法板)。并且是因为神人摩西作为中保(基督的预表)来央求耶和华,神才没有全部击杀他们,答应住在他们中间,与他们往前同行的。在这个基本的关系上,我们看见即使在律法之下,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也是完全建立在恩典基础上的。神是施恩者,以色列人是受恩者,这个关系在客观上是绝对单一的,不是双向的。

施恩者按照祂自己的圣洁性情有一个圣洁的要求,难道是不合理的吗?

自从亚当堕落之后,人远离 神,良知也开始堕落,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在许多的事上不知道谁有权利,谁没有权利,谁有所有权,谁有使用权,谁没有任何权利。这个堕落并非偶然,因为这个对权力和秩序混乱的思想是魔鬼撒旦堕落的根本,也因此是魔鬼撒旦促使人堕落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律法作为训蒙的老师,就是来教人明白这一点的,在人性的恢复上有一个基础。

然而从根本上,圣洁是神的性情,祂是圣洁的,祂的民就必须是圣洁的才能与祂亲近,这件事必须是理所当然不证自明的,而不是我们的理性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推理的结果。

因此这里的洁净完全是按照神圣洁的性情所要求的。祂所要求的,并非营地作为一个生存环境是否清洁卫生(并非这个不重要,而是这个属于常识,并非是神启示的重点),而是营中的人的圣洁。

因此 “洁净” 是一个属灵的概念,关乎生命不关乎外表。

正是在这个前提下,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你吩咐以色列人,使一切长大痲疯的,患漏症的,并因死尸不洁净的,都出营外去。无论男女都要使他们出到营外,免得污秽他们的营;这营是我所住的。”  民数记 5:1-3。

这里有三样,关乎麻风病、漏症、和因死尸不洁净的。这三样不是随便罗列的,而是对罪多方面的全部概括。

麻风病代表着显露在外的罪恶。麻风病是最明显最直接了当的不洁净,并有传染性,在旧约中麻风病代表罪对神直接的冒犯和顶撞(offensiveness),是交通完全的断绝。

漏症则代表着人里边不显露的罪,并没有故意冒犯的恶意,也不传染,但在生命上却是根本的缺陷和损坏。

因死尸不洁净,则在主观上和本人无关,不是出自本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带来的,无论不慎接触的,不得已的,还是由于合情合理的正常义务所导致的,都包括在内。

罪污秽人,是一个事实。死污秽人也是一个事实。不要以为一个人只要不是故意犯罪,就不会受到罪和死的影响。无论里里外外,罪和死对每一个活在地上的人都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人可能习以为常变成麻木,但是在 神眼里罪和死却是极不正常的事,是不洁净。并非 神苛刻,而是 神慈爱,绝不妥协,绝不放弃,因为神若在这个本质上妥协和放弃,人就无救了,就完全死在罪恶过犯之中了。

神在律法中的吩咐,因此全面概括了人面对罪的所有方面。

所有在生命里不圣洁的,在本质上都不能在营内,实际上也不会在营内,即不在基督的身体内。在属灵的客观上,这是一个绝对的现实,即使表面上在所谓的 “教会” 里的,如果在属灵的本质上不洁净,就并不在基督的身体内,这个并不依赖于人主观的判断,而是一个客观事实。

同时,在我们生活的实际上,一方面需要有教会的治理和纪律(如保罗在哥林多前后书中所论及的),这是我们团体的生活;但就每个个人来讲,我们需要在灵里边、生命里边对生命的洁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错以为我们的罪可以与基督有份。

人也许会问,要是这么严厉,恩典在哪里呢?

恩典是说 “罪人蒙恩可以与基督有份”(我们有谁是无罪的?),而不是 “罪可以照常与基督有份。”  这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命题。

罪人是我原本的身份,但是这人因蒙恩典得救,成为一分为二的(一个污秽败坏的旧人,一个圣洁无瑕疵的新人)。他的旧人无望,他所有的希望都在于这个新人。

而罪本身却永远是罪,绝不会被姑息,绝不会在基督里。凡不洁净的,除非靠着基督保血洗净,不会自动变成洁净的。

“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  启示录 21:27。

神在基督里的恩典,是我们唯一可以靠着得救的。但如果我们不明白律法的圣洁要求意味着什么,我们就无法真正明白并感激(appreciate)神在基督里的恩典。人对免债者的感激程度与人明白自己所欠债的分量成正比(路加福音7:41-43)。

今天我们去读旧约,目的不是回到律法之下,也不是在恩典之上再加上一些律法的要求,而是为了认识罪和不洁净的本质,我们就因此更加珍惜因着基督的宝血罪被洗净的利益和好处。

对于新约的圣徒,明白这个,让我们更加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与圣徒一起和基督同住,我们住在主里边,主也住在我们里边,绝非是一件随便或者理所当然的事。然而,神在我们中间,与我们同住 (以马内利),却是神真正的心意。成为神的家,是我们蒙拯救真正的目的。神居所的圣别是神的家绝对必需的特征。

过约旦河和在吉甲行割礼

以色列百姓在旷野四十年的漂流之后,最终过了约旦河进到了迦南地,就是应许之地。在他们开始在应许之地的争战和生活之前,神启示了圣别另一层更深的含义。

约书亚记第5章,耶和华吩咐约书亚在吉甲为以色列人行割礼。神并没有让以色列人在过约旦河前(离敌人远点更安全的地方)做这件事。为什么在顺序上行割礼是在约旦河之后,而不是之前?

这个秘密在新约里被清楚启示。

“因为你们已经死了。。。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 歌罗西书 3:3-5 。

歌罗西书3:3是过约旦河,3:5则是吉甲行割礼。“已经死了。。。所以,要治死”,这一句表面似乎不符合逻辑的话却是有关生命的深层真理。

过约旦河是在基督里的客观生命事实,吉甲行割礼则是新生命开始实施的前提。

要注意到,从出埃及到进入迦南地,有两代以色列人,相应也有过两次割礼。第一次是离开埃及死在旷野的那一代人(旧人),第二次是过了约旦河,进入迦南地的下一代人(新人)。第一次割礼预表着旧约,第二次割礼预表着新约。 第一次割礼是律法所要求的洁净,第二次割礼则是新生命进入与主同受苦的经历。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第一次割礼是在离开埃及过红海之前做的。耶和华的圣洁非要求如此不可。祂岂能称一个没有受过割礼的民为祂的民呢?但第二次割礼却是在过约旦河之后。这是新生命,明白我们的一切都来自基督,我们要通过争战得胜来彰显基督的丰盛和荣耀,然而我们知道,我们的一切都是以基督的死和基督在地上所受的羞辱为前提的。

今天,许多基督徒稍稍明白一点第一次割礼的意义,但是却不明白,甚至拒绝第二次割礼。具体的体现是,愿意在外面的行为上接受一些约束(洁净),但是不愿意在生命里面,在深处接受割礼,不愿与主的死联合,不愿与他的羞辱认同,不愿与主同受苦。

如果没有过约旦河,行割礼就和在旷野里第一代人旧人的割礼没有什么区别。

神的圣洁要求旧人第一次的割礼,基督的荣耀要求新人第二次的割礼。

在吉甲,他们即将面临争战。雅各的儿子们曾经用欺骗的方式,把示剑人在割礼中置于死地,但今天耶和华要约书亚就在争战之前向着以色列人公开宣告割礼的必要。如果 神把他们交到仇敌手中的话,那么他们的割礼就是他们的死刑。但 神在基督里所做的,是和雅各儿子们所做的完全相反。

吉甲的割礼表明,明白基督所受的羞辱,心受割礼,恰恰是争战能够得胜的前提。

这也正是为什么主吩咐我们要常常来到主的桌子前,吃饼喝杯,纪念他,宣告他的死。有人问,既然主已经复活了,为什么要总来纪念主的死(而不只是庆祝主的复活)? 吉甲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不守吉甲,约旦河的真理(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就无法实现在我们身上。

污秽和圣洁

读旧约以色列历史的人,有一个常问的问题:

为什么 神要把迦南地所居住的民都赶出去,并且常常要灭绝?

最清楚的答案,大概就在利未记18章。

“因为我在你们面前所逐出的列邦,在这一切的事上玷污了自己; 连地也玷污了,所以我追讨那地的罪孽,那地也吐出它的居民。” 利未记18章24,25节。

神对祂所创造的万有,包括地上所有的一切,有绝对的主权。我们只能感谢神,祂是一位公义,圣洁,又慈爱怜悯有恩典的神。

因着 神的圣洁,神绝对不会许可不洁净的进入 神的国,存到永远;

因着 神的恩典,祂的旨意就是要让信祂的人,认识祂的人,藉着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得益处。

就此,我们对 神的命令,不仅要敬畏尊重,而且要感恩。

人的堕落是从他不尊重 神开始的。人不尊重 神,到最后的结局,就是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他所在的地。到最后一切都败坏了,地要把人吐出去。人就失去了在地上生存的基本权利。

这就是迦南列国各族的故事,是离开 神堕落并彻底污秽的人的故

今天, 神暂时并不因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是邪恶污秽的就将其灭绝。同时,以色列人当时面对的仇敌是迦南各族,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仇敌,则是空中属灵气的恶魔,不是地上的任何人。

但我们必须明白 神圣洁的原则。圣洁绝不仅仅是神一时的喜好,而是直接关乎生命的不变原则。

先从地上最低点看,那些相对能够得以存留的文化,都是因为在一些基本的事上,没有完全彻底污秽自己。这些最基本的事,可以归为自然律和道德律,存在于在人的良知里边。

人的良知只是 神圣洁律法的影子。

但是以色列在 神眼中却绝不仅仅是一个能够在地上得以存留的文化。以色列是 神的选民。神既然拣选一个民成为属 神自己的民,就一定要把他们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即圣洁的位置。

圣洁的基本含义就是 “与俗的不同”,是分别出来专门为一个神圣的目的,即 神自己。

“清洁“,是圣洁的一个基本特征或要求,但不是圣洁的根本定义。比方说,如果一样器皿被专门用来让君王使用,这器皿当然必须是干净的,但干净并不是该器皿被分别后最根本的属性。按照定义,圣洁器皿的根本属性乃是其相对于其他普通的器皿是分别的,是特殊的,是不俗的,有特殊的用途和目的。

因为这个缘故,以色列人在旷野,还没有进到迦南地之前,耶和华 神为他们设立法规,让他们在进到迦南之后,能够是一个圣洁的民。利未记对这些法规有详细的描述。这些法规不仅关乎献祭,也关乎每个人平日的生活行为,但无论如何,都关乎到一件重要的事,即圣洁。

以色列人所得的只是律法,而我们今天则得了基督。基督是律法的实际。

以色列人要进入迦南,而我们今天则是进入基督。

虽然圣洁的律法在以色列人身上被渐渐玷污扭曲变成了死的宗教,但却在耶稣基督身上得了成全。

因此,在基督里,才是真圣洁。

但神岂能许可污秽的进入基督呢?

靠基督的宝血洁净,罪得赦免,是圣洁的基本前提。

今天我们读利未记,不是要去守那些旧约的律法和规条,而是明白 神的心意,明白在 神眼里的圣洁和污秽之间反差,为何 神不能容忍属祂的人污秽,明白基督不仅仅救了我们的命,更要我们在祂里面成为圣洁。

洁净 – 血洒和水洗

人的罪,在神的眼中是什么样的?神如何处理罪?罪在神眼中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但是如果神眼中只看到罪的话,祂解决罪的问题就不难。祂只需要把与罪有关的都消灭。但神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罪在祂所爱的人身上。

罪最本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人做了错事,而是不洁净。人的洁净与否决定他和 神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他和别人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交通 ( fellowship )。生命的交通是属灵生命(永生)的一个根本要素。没有交通 (fellowship) 的生命是不正常的。没有生命的交通是虚假的。

“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交通。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交通的。” 约翰一书 1:3 。

而洁净与否,由祭司查看。所以祭司必须有明辨的能力。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祭司。( “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 ” 彼得前书 2:9。)

读 神的话,明白 神的旨意,是能够像祭司那样明辨是非的基本前提。这个明辨不是靠着人的感觉,而是靠着神的话。

洁净的过程,既有血也有水。血是司法性的 (judicial),客观的 ,是一切人与神之间恢复关系的基础。水则是道德性 (moral) 的,是主观的 (经历的, subjective and experiential)。两样缺一不可。

我们与 神恢复关系,都是以基督的死作为理由,而耶稣基督的死,从他身上既流出血也流出水,这是使徒约翰所见证的。约翰福音 19:34-35。

血的功效和水的功效,都是由基督的死来支付的。血是做了牺牲的生命之根本,而水则是罪和死实际的度量和经历。主耶稣不仅为我们流了血,他实际上为我们经历了死亡的全部。他亲自量过罪的距离以及死的距离。

所以,今天我们不仅仅要因信称义 (靠着血),也必须通过十字架与主同死 (经过水的实际经历)。被血洒的,是人心中的天良;被水洗的,是人身体包括其行事为人。两者缺一不可。

“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被血]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著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 希伯来书 10:22。

圣洁、洁净和得救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哥林多前书7:14。

如果我们比较认真,读哥林多前书中这段经文时,反倒会有疑惑。我们明白得救是关乎个人生命的,知道一个人不会因为家里的亲人得救也就自动得救,但既然如此,不信的丈夫如何会因信主妻子就成为圣洁呢?

同时,在基督徒一般的概念里面,圣洁或者是圣别 (sanctification) 都是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平常的 “称义、成圣、得荣耀” 这三步救恩论中, 成圣是在称义之上的。一个还没有信主得救的人,怎么能够被成为圣洁呢?

这里有几个不同的要点。

第一,圣洁或成圣 (sanctified or sanctification) 是一个意义相当广的概念。就神那边来讲,圣洁或成圣就是在祂眼里没有污秽,能被接受。但是从人的角度,我们被接受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器皿(包括生活和服事)的层面,二是生命的层面。即使在器皿的层面,也有卑贱的器皿和贵重的器皿之分。

在哥林多前书第7章这里,圣洁指的是人的生活方面,即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家庭生活是否被神接受。这是最基本的层面,是我们与神的基本关系上是否会因为不洁净而被完全拒绝(这是一个与成全律法有关的概念,见下)。因此保罗说,否则的话,所生的儿女就不洁净了。

第二,洁净和得救是不同的概念。洁净关乎到我们今天在地上的生活在神面前蒙悦纳。而得救就是得新生命,得永生,关乎到永远。

婚姻不能自动保障一个不信的人得救。保罗说,你怎么知道你不能让你不信的丈夫得救呢?这是正面的话,但是这句话反过来也说明妻子并不能自动保障让她丈夫得救。父母也不能自动保障让他们的儿女得救。

一人得救全家蒙福,这是神的应许。家人所蒙的福除了第7章这里所说的洁净之外,还有很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这个福不包括自动得永生。

永生是个人和神之间的事,其秘密藏在基督里。一个妻子的敬虔可以让她丈夫有更多得永生的机会和可能,但是神并没有做一个自动的保证,这是神的智慧。 否则,我们的敬虔生活就会失去能量、动态和动机(motivation)。

然而,虽然不能自动保证永生,一个婚姻由于一方得救另一方就被洁净,这是一个莫大的恩惠。这让我们今天的地上的家庭和生活即使在夫妻一方还未得救的时候,都可以在神面前被悦纳。 这个恩惠在与律法作为反差对照的时候,才能更加鲜明出来。见下。

第三,保罗在这里讲的,是把恩典与律法作为反差呈现给圣徒。按照旧约的律法,与外邦人结婚,所导致的婚姻是不洁净的,所生的儿女也是不洁净的。主耶稣来到地上并不是废去律法, 而是成全律法。我们虽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我们会因为不明白律法圣洁的分量,或以为无所谓或认为理所当然,结果轻看了由主耶稣来的恩典。

保罗在这里是强调今天圣徒在地上的生活和关系与旧约律法的反差,从而显明基督恩典的分量。

律法暴露罪,所以让罪传染。这其实是罪的本性。

恩典遮盖罪,所以让洁净传染。这是爱的本性。

恩典用爱把罪遮盖了, 让它失去了其传染的本性。

不仅如此,恩典用爱把圣洁放大,让本来不具备传染性的圣洁有了传染性。

靠着十字架和世界分别

“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

保罗描绘了一个他生命中与这个因为罪而堕落的世界绝对分别的状态。

分别就是蒙拯救。我们常说我们 “得救” 了,但是在许多人的理解中,得救是我们的身外得了一样什么东西。但是得救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与这个有罪的世界分别。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圣经原文中,“得救” 这个词有一个被 “拿出来” (delivered) 的意思。被拿出来就是分别。

不要以为与世界分别是一个宗教口号,或者更好一点,是基督徒的责任。不是的。与世界分离,是我们生命极大的利益。

也不要以为与世界分别,是一件我们自己随时想做就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可以暂时享受罪中之乐,等必要的时候随时就可以脱离。这样的想法,和有毒瘾的人以为戒毒是随时可以做到的事一样,是一种使人失去能力的心理错觉。

没有属灵的启示,我们不想与罪分离。没有十字架,我们就无法与罪分离。

从创世纪开始,神就在启示救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拣选中被分别。

拣选,不是随机无目的的拣选。神的拣选是照着祂的先见拣选,并且有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在基督里得着一个特别的族类,他们是新人,是与罪和世界分别的。

分别就是分离,在属灵的意义上就是隔断、断绝。这种隔断是真实的、绝对的,不是一个文学的夸张。神的智慧在受造的宇宙中的最终体现,在于一个秩序 (order),生命的秩序,在基督里的秩序。秩序的对立面,乃是混沌,如创世记1:2 所描绘的: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而秩序的开始就是分别。秩序最终会进入合一,但由于罪所带入的混沌已成为人的先入条件,生命的秩序是从分别开始的。因此神的工作从创世纪开始首先就是 “分开”。分开不仅需要智慧,并且需要能力。对旧造是如此,对新造更是如此。

旧造中的分开靠的是神话语的能力 (神说立就立),但新造与罪和世界的分开,靠的却是十字架、基督的宝血。

分别的绝对性,将在永远里以新天新地和火湖之间的彻底隔绝为最后结论。

但在时间中,得救的人与世界的分别却是分成两步完成的。第一步是现在,即在主回来之前,我们是在灵里边与这世界隔断,但我们的身体还要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不是不得已,而是主有美意),我们的魂也因此遭受被夹在中间的痛苦。这痛苦也不是不得已,不是主没有办法的妥协,而是 神主动的计划,就是我们的魂通过患难,借着信心的操练,最后得救。

与世界的分离和断绝,不是靠我们自己的意志和决心实现的。那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自己揪住自己头发,不可能把自己从地上提起来一样。是十字架,也唯有十字架,成为我们和世界之间的隔绝。

因此这十字架在耶稣基督说是患难,但在我们来讲却是拯救,是福音。

因为这个原因,保罗说,“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

保罗不是仅仅告诉我们与世界分别的道理。他所展现的,是他自己与这世界的分别的实际,而他的分别是何等的真实,又超乎寻常。

保罗最后在加拉太书第6章17节那里说,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已经被打了耶稣基督的戳记。

保罗的意思是:从今以后我不听别人使唤,因为我是耶稣基督终身的奴仆。(那时候,雇工还是半个自由人,但是如果已经在身上被打了戳记,就变成了永远没有自由的奴仆,只能跟随服侍主人。没有主人的许可或指示,这奴仆为其他任何人或事的效劳都是非法的。)

为什么在加拉太书结束的时候,保罗要强调他是耶稣基督的奴仆,让别人不要来搅扰他呢?

因为,加拉太人正处在最危险的境地,他们几乎要离开因信称义的救恩而滑向黑暗。他们不知道他们那样做,并不是与世界分别,而是上了肉体骄傲的当,与世界联合。他们也不明白这是关乎生命,是生命关天的大事。此刻,保罗来,站在他们和世界中间,用他与世界的隔绝作为加拉太人的一个保护屏障。

或者也可以说,加拉太人眼看要坠下去了,保罗就奋力伸手将他们拉住。这拉住,靠的不是言语,而是保罗让自己与世界绝对分离隔绝的实际。

这能够帮助别人的能力,并不是一种说法,甚至也不仅仅是一种真诚的态度,而是帮助者自身的一种实际生命状态和能力。感谢主,保罗有这样的实际生命状态和能力。这是加拉太人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

而保罗所靠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主耶稣的十字架。

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

“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马书12:1。

罗马书第12章第1节被普遍误解,因为对 “所献上的祭” 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有普遍的误解。

首先,献在祭坛上的,并不是罪,而是基督的生命。

献祭(offering)和牺牲(sacrifice)是有区别的。牺牲,有替罪的意思(如果是基督的话),也有 “罪” 或 “承认罪” 的意思(如果是我们自己的话),但是献在祭坛上的祭牲,却只有基督的生命。

在利未记里边看,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见利未记第4章读经笔记)。凡是罪和代表罪的都不能献在祭坛上,而是都要在外面烧掉。对这一点的误解非常普遍,包括我们熟知的一首诗歌,“耶稣,你的全胜之爱”,一首除了一点之外非常美好的诗歌,其中有一句说 “赐下祭坛火炭,烧掉我罪”  却是不符合献祭的属灵意义。

讲这个,不是夸口一个理论,而是因为这个跟我们的实际敬拜、聚会和生活非常有关系。因为如果分不清这个,我们容易犯两种不同的错误。

一种错误是想献上,但是不愿让自己的肉体被烧在营外(被烧在营外,是一个低贱,没有任何荣耀,不被人羡慕,甚至不为人知的结局,有谁愿意?),而是总想自己要是被烧的话,那就要烧在祭坛上(即烧在人面前,烧在宗教正确的地方,让人夸奖羡慕的地方)。

另一种却是,不敢献上,怕自己永远都不符合标准。我们会接受一种观念,一概的确定凡是我们本人的(身体)就都一定是罪,是死的,是没有办法献在祭坛上的。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假谦卑(false humility)。

但是罗马书12:1却告诉我们可以把身体当作活祭献在祭坛上 – 不仅可以,并且是唯一理性或有头脑(rational or intelligent)的做法。在祭坛那里不是让我们做出忍痛割爱的牺牲,而是对我们的抬举。经过十字架的人(也唯有经过十字架的人),罪在营外已经被烧掉的人,之后其身体竟然可以被献在祭坛上被 神悦纳,并且所献上的被称为是活祭。

活祭,这一方面是指着这祭是生命的祭,是基督复活的生命,但另一方面也指这祭是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献上的,并且献上之后我们还继续活着(这是在时间里边我们敬拜事奉生活的全部范畴,因为如果死了,我们在时间里面的一切就都结束了)。

过去的许多年,看见也经历到人肉体的两种表现:

一种是拒绝献祭,拒绝死,不愿背十字架。这是普遍的,也是众所周知的。

但另一种则是假献祭,即假装死,标榜死,好在宗教正确的旗帜下用更好看的 “死” 把别人比下去。不仅如此,如果其他弟兄和姊妹有把身体献在祭坛上的一点实际的时候,不仅不喜乐,也看不见那里边基督生命和活祭的实际,不承认圣灵在别人身上的工作,而是用宗教正确的理论把一切都打压下去,扫下去,推出去,以保持自己宗教位置的优越感。

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在祭坛上是空空的。

昨天主日聚会,弟兄的信息非常简单明了。其中有一点(路加福音9:49)非常摸着我。那里,约翰因为看到一位不和他们在一起的人奉耶稣的名能赶鬼,就心里不平想要禁止他。主耶稣却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抵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

紧接着,在路加福音第9章50节说,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上耶路撒冷去。

主来到地上是为父家得着众子,为建立 神的国。但完成这个的唯一道路是十字架的道路,是奉献的道路。

主使用弟兄的信息问我:你是儿子吗?你是国度人吗? 如果是,你衡量一切的标准就都是父家的利益和好处,就是基督国度的利益和好处。敬拜、聚会、服事都不是你自己的事业,你就绝不会因为别的与你不在同一边的另一位弟兄姊妹的敬拜、聚会、服事而感到不安,甚至嫉妒。

主啊,求你帮助我,让我不仅愿意自己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也乐意看见别的弟兄姊妹把自己身体献上当做活祭。

进入迦南地,属灵争战和得荣耀

正如民数记阐述了通过旷野的属灵之旅中肉体经过的试验,约书亚这本书在我们面前呈现了天国的承受者与天上属灵的邪恶之间的争战。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属灵现实。

我们需要记住,代表肉体的,是离开埃及进入旷野的整个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除了代表基督的约书亚和代表信心的加勒两个人之外),而那一代人全都倒毙在旷野,没有进入应许之地。进入应许之地的是下一代人,他们代表新生命。

因此,旷野的经历是肉体死去的经历,虽然也是属灵经历,但却和迦南地争战的经历不同。 迦南地争战的经历是新生命得胜,在基督里得享 神荣耀安息。

对这个区分有清楚认识,有着重要的实际含义。对今天我们在地上整个一生来讲,这两种经历并没有绝对的时间和顺序之分,而是反复出现并且交织在一起;但另一方面,这两者之间的确是有属灵的层次和顺序之分,因为每次新生命的得胜,都是以肉体在十字架上被治死为前提的。

没有经过旷野肉体被治死却以为有新生命得胜的经历,即使不是虚假的,也只是肤浅的。

基督徒得到所有在天上属灵的祝福,正如以色列享受在地上暂时的祝福。两者在预表上对应但却本质不同。虽然以色列全家最终在主耶稣回来时也会悔改信主得到在天上属灵的祝福,但他们在旧约中藉着律法所得的福,和基督徒今天在基督的恩典里藉着信心所得的福,是不同的。一个是属地的,一个是属天的;一个是影子,一个是实体;一个是暂时的,一个是永远的。

今天我们读旧约,藉着预表明白属灵原则,但却要小心不能进入旧约后却忘了新旧约之间的区别。有些基督徒甚至羡慕犹太人,觉得要是做犹太人,要比做基督徒还来的好。严肃讲,这种心态是对主耶稣的藐视和背叛,是一种属灵的邪僻 (perversion)。

约书亚记是摩西五经之后的第一卷书。在摩西五经中,神一方面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大的属灵原则,在这些原则上,人与 神, 神与人的关系,在重要的元素中被建立起来,如救赎,牺牲等;另一方面,显明 神拯救一个为祂自己而分别的国民,并把他们放在不同形式的条件下,无论是在应许下,在律法之下,还是在通过摩西特别调解所建立的 神的政权之下。在摩西五经中,我们有机会审视这些人在旷野的历史、会幕显示的事物和所呈现的模式、牺牲和祭司、神赐给人的好处、以其与 神保持好关系的各种方式。其中,虽然由于那时幔子还未裂开,还看不见那副我们可以自由接近 神的图画,但天上之物的影子已经摆在我们眼前,包括极有意义的细节。

在旷野中,神明确宣布了祂子民的称义(justification),并且尽管他们的敌人竭力阻挡,神仍然使祂所赐的福落实在他们身上。最后,我们看到 神在旅程结束时,宣告:(1)在什么条件下以色列人才能保留土地的所有权并在其中享受祂的祝福; (2)不顺服会带来什么后果。这祝福是 神在恩典中所赐给他们的自由(liberty),即不受仇敌压制的自由。这祝福是他们与 神的直接关系中白白的礼物,但却以那个关系不破裂为前提,因为这祝福不是一个可以一次性给予的物件,而是一个需要 神凭着这个关系连续付出的恩惠。

所有这些,都揭示祂对这个民的目的,以及祂为自己的荣耀所成就的目的。

在摩西五经中,预表和启示与历史交织在一起。这是这些书真实的主题,绝非仅仅是古人和以色列的历史, 对今天我们基督徒来说是无价之宝。这些书并未直接传达基督徒和 神的教会在主权恩典中的经历和特权。这要通过应许之地才得以表达。

这使我们来到约书亚记。

神的百姓在约书亚的领导下占领应许之地。

如前面已经提到的,民数记阐述了通过旷野的属灵之旅中肉体经过的试验,约书亚这本书在我们面前呈现了天国的承受者与天上属灵的邪恶之间的争战。

迦南地是 神所指示并应许的地方,在当我们进入时,我们已经得了确定的 “产权(title)”,但却还没有实际占有(possession)。我们必须藉着圣灵的能力胜过并赶出仇敌才能实际占有这地。

仇敌必定要竭力阻止我们进入这地,将我们阻挡在这地之外。不要以为这是反常的。如果不是这样才是反常的。这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

迦南是属 神的民安息的预表。如果我们对迦南地这个名词理解并使用得当,则很容易看见,约书亚书中的迦南不是这个安息的本身,而是预表为了确保 神对真正相信的人(true believers)所应许的福分而发生的属灵争战。

以弗所书 6:10-20 所说的正是这个争战,圣徒已经复活并与耶稣一同升到天上,在那里有争战,而 神的教会则是对天上所有居民(天使) 的见证 — 见证神多方多面丰富的智慧。

约书亚代表基督通过圣灵的能力引导祂的民。神将摩西挪去了,只让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这正是今天我们的状态。耶稣已经升天,但祂已差遣圣灵来到我们中间。 圣灵居住在我们这些人中间并行动。虽然约书亚和所有其他预表的人一样,自身的错误和罪恶暴露出器皿的缺欠和脆弱,但神却降卑祂的自己,将祂的荣耀盛装在器皿中。

值得注意的是,约旦河代表死亡,迦南代表安息和荣耀。由此,常见的一些对于基督徒真实位置的基督教观点是短缺的,因为我们常常只看重我们在地上经历的表面,甚至只关注我们在地上生活所得的福气;而说到属灵争战,许多基督徒却以为那是 “特殊基督徒” (甚至“圣品阶级”)的事情,与我们一般的基督徒(所谓 “平信徒”)无关。

但我们岂能忘记,过了约旦河,随之而来的特征就是战争。那时耶和华的使者(圣灵的化身)带着拔出的剑作为耶和华的统帅出现。在 神眼里,每个以色列人都是耶和华的军队,参与争战。神称整个以色列为 “耶和华的军队”,而不是从以色列中挑出少数一些人,参加军队。“将我的军队以色列民从埃及地领出来。” 出埃及记 7:4。(注:在旧约中,“耶和华的军队”(the host of Jehovah)和 “能打仗的男丁” (men of war)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且能打仗的男丁包括所有身体没有残废的男丁,而不只是从中所挑选的勇士。)

这使我们看到,每个基督徒要知道,他在这里(即地上)已经死了并复活了,今天虽然表面上是我们肉身生活在地上,但我们在基督里的实际位置却是在天上。而天上有争战。

因此,就我们的属灵经历来说,我们今天就在那天上的争战之中。就是启示录12:7那里在天上发生的战争。有一种解释说等主耶稣回来时,天上才会有争战。但愿主开我眼,看到不是这样,因为主回来显现在云端的那日,天上的争战已经结束了,而那虽然肉身在地上但灵却天上的弟兄们已经得胜了。启示录第12:11。

在这个属灵争战的客观意义上,我们今天就在天上,不是将来才到天上。正是我们在天上的这个位置,才导致发生真正的冲突,即属灵争战。属灵争战在本质上是发生在天上的,不在地上。

然而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今天在时间里边,等候主的回来。我们实际的争战真实的发生在我们今天在地上的生活里。末后的亚当将首先的亚当所丧失的地夺回,归于自己也归于神。 第一个亚当是失丧的人,失丧的人性 (the lost man and the lost humanity) 和连同其失丧的福气和产业。神用一块失丧的地 (被撒旦占领的地) 来代表失丧的人和他所失丧的一切。具体,神用被仇敌占领的迦南地来代表。

末后的亚当就是耶稣基督。夺回的地是新迦南地,是人 (man)、人性 (humanity) 及其所有的福气和产业按照神的旨意在基督里的恢复。

因此,迦南地是基督里的丰富,更具体是末后亚当的丰富。

迦南同时也是基督里的安息,因为就耶稣基督自己而言,争战已经结束,他已经得胜,就进入了安息。

就我们的权利和地位来讲,我们藉着信心得以进入基督的安息,但就我们的经历和实际的占有权(战利品的享受),我们却必须通过争战,赶出仇敌,才得以进入迦南的安息。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主亲自说,并且说了两次 ,“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马太福音 16:19; 18:18)

但如果我们没有属天的眼光,如何能够在地上打这场属灵的仗呢?

大结局

每每到了年终。世人都说要感恩。神的儿女当然更感恩。

能在好事上感恩的,是明智;能在遭遇上也感恩的,是大智慧;

但对认识主、爱主、在主里看到大结局(完全,成了)的人,凡事感恩却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心态、好的处世哲学、或一种更优越的心理, 更是生命的丰富。

这是因为这些人知道为什么要凡事感恩;因为过去的这一年,把他们的生命带到又更加靠近了那在基督里的大结局。

昨天参加一对年轻弟兄姊妹的婚礼。这是一对各自都生长在敬虔爱主的家庭的年轻人。

他们邀请了主耶稣自己来主持他们的婚礼。

于是,主不仅到场,不仅祝福了这一对年轻人,也藉着婚礼祝福了全部参加婚礼的人。

婚礼上用了一首诗歌: “主,你即将显现” (Lord, Thou wilt soon appear)。诗歌的最后一句,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

’Tis this we long for,
And Thou too wilt be satisfied.”
这正是我们所盼望的,并且你(主)自己也将心满意足。

这是指着最后那日,宇宙的大结局,新天新地,以一个婚礼为结局。

基督的婚礼。

祂必定要心满意足。宇宙的大结局,一切都以一个字表征:“telos” – the end, 结局, 终。

圣经中 “telos” (the end, 结局, 终)这个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启示录最后一章 (22:13):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

“我是。”   终(原文telos)就是宇宙的大结局。而这个结局就是基督。

创造天地万物的 神,是一位有目的的 神。祂岂能不为祂所造的万物安排一个结局!

感谢 神,这个结局在基督里。

但为了这个结局,主自己付上了何等样的大代价。

你是否知道,主在十字架上最后说的一个字,就是这个字? “Teleo” (Telos 的动词完成时)。

成了!」主说,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

这就是十字架上的结局。在那里不是婚礼,不是新郎和所爱的新妇相遇,而是救世主和罪人相遇。主亲自在那里背负我们所有人的罪,好使 神一次地对付罪,彻底对付罪,无需再有第二次。

你如果不在十字架上的那个结局里,又如何能在宇宙最后的大结局里呢?

成了!」。这个词在圣经新约中其它地方以形容词(teleios)多次出现,常常被翻译为 “完全”,或 “成人”。

“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於无有了。”    林前 13:10: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於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弗4:13。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腓 3:15。

谁是“完全人”,“长大成人” 的呢? 岂不是那些明白 神的旨意,并且将自己的生命主动情愿归属于在基督里的大结局的人吗?

为了我们得以完全,主亲自来走过这条完全的道路。他自己先在肉身走完了这条道路,然后又藉着圣灵带祂的教会(祂的新妇)来走这个。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希伯来书 2:10。

今天,与主的苦难有份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正是要成为完全人,与基督匹配。

“…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份,”  启示录 1:9。

时常我们提到 “完全人”, 就以为这样的人一定得是无论如何看都完美无缺的人,但同时我们又知道这个不可能,所以大家只好同意,这世上除了主耶稣自己外,并没有完全人。从某种意义上,这个结论是真的;但在 神的心意里,祂却把主耶稣基督给了我们。结果,凡爱祂,明白祂心意,看得清在基督里的大结局,并真心把自己的一生前途交托给主的人,都是 “完全人”。这个结果也是真的,并且是一个更大的事实。我们要是看见这个更大的事实,就不会把眼光局限于我们在肉身可怜的局限中。

这就是大卫和扫罗的区别。大卫成为 “合神心意的人”,不是因为他完美,而是因为他有一颗向着主完全的心。

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真信心, 信(faith),是由主自己创始成终的。这个是何等宝贵! 主回来时,祂将在地上寻找一样东西,就只一样东西,这就是圣徒的信,在主眼里,在地上没有比这个更宝贵的。

正因为我们的信是如此宝贵,神才要反复藉着各样试炼来炼净我们,验证我们的信,好使宝贝显出真实价值。

过去的一年,若有任何在基督里的苦难和试炼,我们感谢主,因为祂把我们的生命又带到更加靠近了那在基督里的大结局。

下面是那首诗歌全文:

Lord, Thou wilt soon appear
1
Lord, Thou wilt soon appear,
Thy day is almost here.
Oh, how we love Thy coming soon!
We have no other
Lord, life, or lover
Than Thou, Lord Jesus, our Bridegroom!
2
The hour is drawing nigh,
Soon we shall hear Thy cry
And with Thee on the clouds descend.
Oh what an hour sweet
When Bride and Bridegroom meet
And love surpassing comprehend.
3
The moments fly apace,
Soon we shall see Thy face!
Amen, Lord Jesus! Quickly come!
We long Thyself to see
And with Thee ever be,
Thou who our inmost heart hath won.
4
’Tis but a moment now;
Thou, our Lord Bridegroom, Thou
Soon wilt return to claim Thy Bride.
O Hallelujah!
’Tis this we long for,
And Thou too wilt be satisfied.

粗略意译(未考虑音律)

主啊,你即将显现

1
主,你快就要显现,
你的日子快来。
哦,我们盼你快来!
你外我们没有
别神、生命或爱人,
主耶稣,我们的新郎!
2
时刻正在临近,
我们即将听到你的呼声
随着你在云端下降。
哦,甜蜜时刻
新娘和新郎相见,
爱情超越人能所想。
3
时光正在飞逝,
不久我们将见到你面!
阿们,主耶稣! 快来!
我们一直盼望看到你面
和你永在一起,
你已赢得我们全心。
4
还要一点时候;
我们的主我们的新郎
不久就会回来迎娶你的新娘。
哈利路亚!
这是我们渴望的,
你自己也将心满意足

三样事 – 十二篮」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