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小子

律法所不能的

路得记第四章。按照犹太人的律法,在至亲中赎回,是按照亲情关系的距离顺序排的。在波阿斯前面还有另一位。

这里,波阿斯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律法的标准所做的,并且远超过律法的要求。波阿斯代表着恩典和救赎。但我们看见,恩典的救赎,不是绕过律法,而是完全满足律法的要求,并且完全光明正大,整个的过程都是在城[……]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马可福音第五章读经笔记 – 途中的救主

马可福音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这里,救主到海那边,到人群中,带着能力和恩典。人对救主各种各样的反应,代表着今天地上人生命各种不同的光景。

主在格拉森从一个人身上赶出污鬼。主一下船就碰见这人,迎面前来。

这里, 注意 “他远远的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马可福音第四章读经笔记

马可福音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撒种的比喻

这里是人人都熟悉的撒种的比喻。虽然当时门徒需要主耶稣给他们解释才能明白比喻的含义,但是这里的直接意义对我们来讲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这里开始显明主的服事真正的特性:不只是为了当时的听众,而且是连接整个犹太人的历史,并且延续到之后很[……]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因为认识,所以相信

路得记三章18节: “婆婆说:女儿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

这是路得在波阿斯脚前求他以至亲身份用衣襟遮盖她(赎她,收纳她)后,她婆婆拿俄米对她说的一句话。这是何等美好的言辞。

拿俄米认识波阿斯,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拿俄米当初全家离开迦[……]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使徒的道别

使徒行传20章。使徒保罗因圣灵的催促,明知有捆锁和患难将要临到他,但仍然定意要在五旬节之前赶到耶路撒冷。他不以自己性命为念。路上经过亚细亚各地,他与当地圣徒相聚。

其中保罗和以弗所长老们道别的场景,催人泪下,也让人不能不对 神的恩典和智慧低头敬拜。

读这里,常常会只注意保罗的行事为人和[……]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表明主的死

在主的桌子前,我们纪念主,是为了表明主的死。

今天,除了基督的教会,谁能够表明主的死呢?

在旧约时,整个会幕和祭司体制,都在表明主的死,但那个表明只是在预表上,是隐藏的,并不在人普遍的生活和情感里。在以色列万众中,唯有大卫代表以色列的余数最清楚表明了主的死。

[……]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耶稣死后

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后,各种人都按照自身的本性对此事件有反应和行动。这些反应和行动画出一副这世界的形状,揭示出其各个层面和维度的属性。这是一面面的镜子,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来与此对照,好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犹大

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出卖他的犹大后悔就上吊自尽了.

[……]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审判

马太福音26章。主耶稣被卖上十字架之前在地上最后的夜晚。

面对死,主耶稣自己说,时候到了,子荣耀父的时候到了。(主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并且清楚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对于主的死:

门徒们说 “你绝不能死” (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代表宗教的大祭司和同伙说,”他是该死的”[……]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偶像化的敬拜

在士师记十八章这里,看见以色列属灵的败坏进一步恶化深化。他们从认识并敬拜真 神开始,离开,先拜别的偶像,拜别的神,然后又回过来,把耶和华本身所赐的敬拜 (祭司体系) 也偶像化。这比直接拜别神的偶像还要败坏。

这是但支派所做的事。在圣经启示录里边,最后以色列十二支派中,但支派被除名,与但支派的这[……]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天国的比喻

马太福音25章。这里有三个比喻关于天国和主耶稣最后回来。要注意到这三个比喻分别是讲给童女、仆人和万民的。这里边没有提到教会整体(新郎的新妇),而是:

(1)个人的生命状态 (童女)

(2)责任和忠心 (仆人)

(3)向着福音的良知 (万民)。

[……]

Read more 点击这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