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的比喻:让飞鸟栖身的大树,被酵发起的面团

路加福音13章和马太福音13章讲到主耶稣有关神的国或天国的比喻。这里,读经的人需要把主耶稣所讲的有关天国的多个不同比喻合起来看,因为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致性。

预言

首先要意识到,主耶稣讲的是预言,是就当时来讲将来要发生的事(对我们今天来讲,大部分是已经发生的事)。因此,主不仅在讲天国的属性,而是在那些特定的比喻里更强调讲天国在地上要进入的一个暂时的(在时间里的)过程,被呈现,被做工 (主和撒旦都在田里工作,但主的仆人们却睡着了)。这个过程要持续直到主回来,那时他要把天国的内在属性和真实从表象和这世界和罪分开。

然而在主回来之前,他却特意许可混杂,这是神的智慧。

但我们读经的人,千万不要把主在时间中所 暂时许可的 错以为是主 最后所要的。主最后所要的是纯净的生命,没有掺杂。

对于这一点,主自己的预言里边讲的是再清楚不过。

麦子和稗子, 宝贝和所埋的地,网里打上来的好鱼和不好的鱼,都在直截了当说这件事。

如此,芥菜竟然成了大树,让天空的鸟 (代表邪灵) 絮窝,以及面团中不幸让属肉体的妇人 (代表教会领袖的愚) 放了酵 (代表罪),都是在讲同一件事。

这是天国在地上外面所彰显的历史和过程。

但天国内在的实际却不是由外面的现象决定的,而是主在最后回来时要有一个分辨和审判 (这和白色大宝座的审判不同)。

在有关天国的那些比喻里,主耶稣不仅是以先知预言的灵,并且是带着极强的警告语气讲的。 可惜的是,那些话却常常被误解成是主耶稣在为天国做广告。这导致许多人误以为主耶稣的意思是,让飞鸟栖身以及像面团发酵,是天国的优良特征,温馨博爱,包罗万象的,宽容多样,等。

这是对主心意颠倒性的误解。

分辨

这种类型的误解在人的心和神的话之间竖起一道墙,是造成今天西方世界基督教普遍远离生命让罪恶泛滥原因之一。许多人甚至认为只要给自己打一个基督徒的标签,个人的生活和生命成为什么样都无所谓。 这个不幸的现象和历史上基督徒长期对主的话误解有直接关系。

即使在个人生活和生命层面不至于有这样颠倒性的误解,更多的基督徒则认为主耶稣的意思是教会的外在形式越大越好,组织越庞大越有系统就越光荣,只要有人来到一个称为是 “教会” 的地方,就是天国的实际。 这种对主耶稣的话错误的理解正是今天地上许多号称是基督教会,但对主不忠贞,让罪恶泛滥(不仅犯罪,而且也不认罪)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我们可能感觉那能让飞鸟栖身的大树和加了酵发好的面团既有温馨的诗意,又有可口的生活实际,不应该有负面的意思,至少感觉有些可惜,不忍心否定。 但是我们的感觉需要放到主自己的话前后的一致性以及圣灵的光照下来看。

巴比伦大淫妇

如果那大树和发面团被当成负面有些不忍心的话,那就进到启示录里边看最后的结局: 巴比伦大淫妇。 这巴比伦大淫妇和埃及不同。埃及代表那从头到尾按照其本来的属性就是完全属世界的。你可以称埃及为心里刚硬的法老,但它却不是淫妇。而巴比伦大淫妇之所以被称为淫妇,是因为她原本应该是有丈夫的,但她却顺着自己的私欲和发达的欲望成了淫妇。

巴比伦正是从基督教里长出来的。她就是那让飞鸟栖身的大树,全然发酵的面团。

如果你仍然不同意,那我们来看神的话如何说: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 启示录 18:2。 这是那棵树最后长成的样式,正是其本相。

“因她的恶滔天,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了。” 启示录 18:5。 这是全然发酵 (罪)最后的样式,也是其本相。

启示录启示了两个妇人: 巴比伦大淫妇,和新耶路撒冷基督纯洁的新妇。这两个妇人的对照和反差是当神的国在地上显明的时候最震撼人心的一幕 ,也是这个世代结束前的最后一幕。使徒约翰看到这个女人后的反应,也反映出她的身份和状态。约翰 “大大的稀奇” (原文 “以大稀奇而稀奇” – Wondered with great wonder,启示录17:6)。约翰见到兽都没有稀奇,但见到这个女人后却 “大大的稀奇” ,表明这女人的真相是大大出乎他意料的,因为她原本应该是有丈夫的,但她却顺着自己的私欲和发达的欲望成了淫妇。

两个女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情,两个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是两个大奥秘。愿神的儿女,所有跟随主耶稣的人,对这两个奥秘和这两个女人都有足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