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第十三章读经笔记 Genesis 13 study notes
创世纪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世界与祭坛
亚伯兰带着全家离开了埃及。虽然他在家产上变成了富豪,但在埃及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中没有祭坛。也许他有心中的敬拜,但没有见证、也没有神圣的分别。
他在埃及,在世界。虽然他的 神在恩典之中同他一起到了埃及地保护他,他和 神的关系在埃及和在应许之地时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关系,在正常时是一种专一的、分别的、亲密的关系,在埃及却不是正常的。
神没有让我们完全离开这个世界,并且 神常常利用世界的大环境帮助祂的儿女。但无论这世界有多大的帮助和用处,当我们全然依靠、有求于世界时,祭坛所代表的那个圣洁、专一的关系就无法共存。这是圣洁的爱的基本排外性。教会和主的关系,今天正是如此。
亚伯兰和撒拉的经历和关系尤其值得注意。在预表上,女人代表着蒙召之人的位置,而男人代表着蒙召之人的属性(信实或是不信实)以及行为(敬虔或是不敬虔)。亚伯兰的信心有亏缺,行为更是有缺欠,但 神却绝对保守了他的妻子。我们今天也是。我们会做出渐渐往南迁移,甚至最后下到埃及的错事,但神靠着 祂的怜悯和大能,总是保留着我们在祂面前称义的基本位置。
回到原处
亚伯兰离开了埃及,就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又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他从前支搭帐篷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在那里他又求告耶和华的名。
回到原处,这是一个基本的属灵原则。他不仅是回去找他原来居住的地方,也是回到他筑坛敬拜的地方。对亚伯兰,居住的地方和筑坛敬拜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 (这是何等蒙福的迹象!),但这里的属灵原则却包含着两个不同的要素。他不只是“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而那个地方碰巧也是他原来敬拜的地方”;而是既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也回到原来筑坛敬拜的地方。那生活和敬拜合一的人是有福之人。
亚伯兰和罗得
这里是两种不同的相信者 (believer) 的图画。都是相信者 (得救的人),但有非常不同的信心道路和生活选择。
亚伯拉罕身上显出那个因看到了属天应许的异象和价值后对地上诸事的淡漠 (disinterestedness) 以及自我否定 (self-renunciation)。这是真信心的一个真实表现。
而罗得却是一个跟随者,他尊敬也喜欢(不是被强迫的)亚伯拉罕听到的呼召,并决定跟随他。但他并没有看到那个属天的异象。罗得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个义人。他向往走一条义路,但环境中那个带着挑战性的选择升起来摆在他眼前时,他就只能靠着他自己的感觉行事。
骨肉分离
首先,“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这是在地上的悲哀。属地的财富和属天的财富确实有这样一个区别。积累前者使得弟兄分离,积累后者却使弟兄相爱。这不只是一个人主观的情操的水平有区别而已,而是与这两种财富本身的来源和性质有关。前者是人的努力、在有限的地上经营,必相争;后者的来源是 神自己,在天上经营,并无有限资源的限制,也没有回报的匮缺,故而无争。
然而,弟兄分离虽然不蒙 神喜悦,总比相争还好些 (这是实话)。于是他们就分开了。亚伯拉罕把一切的主动权都让给了罗得,而罗得也毫无谦让,选择了在他眼里上好的。
罗得
“羅得舉目看見約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创世纪 13:10。
在罗得的眼中,那约旦河的平原(位于他们当时所在的山区东边)既像耶和华的园子(伊甸),也像埃及地。
罗得并没有见过伊甸。所有伊甸的知识,都是他听来的,再加上他的想象。但是罗得心里却知道,伊甸是一个蒙福的地方,所以他就向往,因罗得是个义人 (但伊甸不是 神给信心之人的应许,见下)。
但同时,他刚从埃及地回来,那埃及地的肥沃却是历历在目。或许罗得对亚伯兰离开埃及的决定有些不很赞同,但不管怎样,他放眼看那滋润的约旦河平原,他希望那属他的地既像伊甸园 (他的理想),也像埃及地(他在现实中刚刚经历过的富饶)。他在那里找到了这两个他认为是美好的东西的共同点。他想,终于找到了和平的归宿 (peace, finally, so he thought)。
于是他就做了选择,而这个选择决定了罗得一生的命运,虽然在 神眼里还是个义人,但他的生活却从此充满了冲突、痛苦和矛盾,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罗得先是住在起先看到的美好平原,但他“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那座罪恶的城,即将被 神完全毁灭的城。
何等的悲剧,一个原本以为是要实现伊甸梦想的人,但到头来却连正常的“埃及地”属世的福分也没有,而是落在了罪恶之城所多玛。
罗得并非是一个完全追求世界享乐的人。他希望他的选择蒙 神祝福。他向往伊甸。但岂不知自从亚当犯罪之后,神并没有给人回到伊甸的应许。伊甸变成了人美好的心愿,但却不是 神的应许。不是因为 神吝啬,而是因为 神的应许远远大于失去的乐园。在基督里,那座永远的城!唯有看到那城的,才明白 神在基督里给我们预备了何等样的应许,而不再只是梦想伊甸园。
但罗得也希望得到失去的埃及地的舒适。他并非是简单地爱世界。他不想回到世界。要是罗得是一个只爱世界的人的话,他也许自己就回到埃及了,或者当初就会选择留在埃及,不和亚伯兰离开那里。他想要得到 神的祝福,但也想为自己有一些埃及的舒适。结果他发现,不仅那伊甸的梦想不能实现,他埃及地的梦想也不能实现。
罗得即将遭受这世界权势的毁坏、蹂躏、掠夺。与这世界的交易中,他将输得精光(只留下性命)。罗得在所多玛,满了伤痛和苦楚(彼得后书 2:7-8)。
那因没有看到属天异象而落在 神最大的祝福之外的人,就是如此。虽然他还相信 神,但他的生活失去了亮光,失去了属天的平安。
一个人,如果与这世界处在一种密切的关系中,就不可能不遭受世界的动荡和变迁。而一个属神的人,如果落在罪恶的环境之中,就不可能不遭受其带来的痛苦。世人可以暂不痛苦,因为他们可以在罪中享受罪的宴乐,但属神的人却不能。“不幸”的是,罗得是一个属神的人,他的痛苦遭遇就注定了;但有幸的是,罗得是一个属神的人,他却将来能逃脱所多玛被 神毁灭的结局,而这一点也注定了。
亚伯兰
因着看到那座属天的城,亚伯兰情愿否定自己,放弃一切眼前的利益让别人去选择。在亚伯兰做了那个放弃一切的选择之前,神并没有把那全地以及子孙后代的应许先指给他看,以便坚固他的信心,好让他做出对的选择。之前 神给他看到的,只有那个属天的应许和属天的城,而这一切如何体现在他地上的日子里,并没有显明。直等到当亚伯拉罕在信心中做了那个正确的决定后,神就把一切都指给他看。这是何等样的一个图画,说明信心经过考验才显出真果效这个属灵原则。
罗得自己举目观看,看到的是一个虚假的图画。现在 神让亚伯兰举目观看 (亚伯兰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举目观看),就看到了当初那应许的实际,并他在地上将要行的路和疆界。神并不把一切直接交给亚伯兰,而是要他开始行走 (walk, live),去经历,用自己的脚踏遍那地,而他所踏之地就成为他的财富。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创世纪 13:18。
信心之路,帐篷、祭坛。
亚伯拉罕胜过了世界的权势,越过了其所能施加的毁坏,成为得胜者。 这与罗得的光景和结局是何等样的反差。这是 神的手,管教、信实的手。
然而 神的工作和人当走的路,才刚刚开始。亚伯拉罕前头的路仍然有许多艰难,也还有许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