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读经笔记 – 引言及纲要 Genesis study notes – Introduction & Outline

创世纪目录      第一章

『创世纪』的头几章可能是最广泛被读的圣经章节,同时也可能是最广泛被误解或曲解的章节。

读创世纪,似乎人人都感到自己基本上明白,并且有自己的观点。这和读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时大部分人的感觉很不同,因为对『启示录』的普遍感觉是似乎看不懂。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人一般感到对过去的把握要比对未来的大一些。今天的科技信息更是把这种在人心理上的反差加大了。科技信息使得人对“宇宙和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大的无边问题似乎有了空前的自信,以至于几乎人人都觉得有足够信心来读创世纪,不仅可以明白,并且可以做出自己的评判。

然而这一切实际上和 神的话的性质没有关系。圣经是 神的话。神从创世纪开始讲起,到启示录结束,都是一个故事,一件事,一个中心,从永世到永世,期间展开了时间维度的横轴。如果没有看见这个故事的主线,即从首先的亚当 (被造的人)到末后的亚当(道成肉身的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故事,我们就既看不懂启示录,也同样看不懂创世纪。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基本谦卑的心才可以拿起这卷书来读。

一个基本前提

读创世纪,我们需要明白并接受一个基本前提:创世纪是 神给人的启示,是 神要人知道的关乎人和 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他被安置于其中的 “范围(sphere)”的关系。

仔细考虑一下上面这个大前提里的几个要点。

第一,这是“启示”, 神的启示。不是人的观察以及借着观察所得的结论或所总结的某种认识。如果你先入地假定创世纪是古时的哲人或圣贤对“天、地、人”这个大理的智慧认识的话, 圣经将对你是绝缘的。你对创世纪第一章的任何“理解”都只是误解或是错觉。不会有例外。

第二,这是 神要人知道的。不是“人想知道的”。人由于好奇可能希望知道许多的事,但 神并不随便告诉人所有的事实。首先,神没有义务要给人汇报和解释;其次,神最知道我们不该知道什么,该知道什么,并且何时知道。 许多事,人或者没有权利知道,或者没有必要知道,或者暂时无法知道(在生命的度量上无法达及)。总归我们必须相信 神有智慧,祂不会忘了或故意不告诉任何我们应该知道的。这是对创造万物的 神起码的认识和尊重。

第三,这是关乎人和 神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 神创造天地与人的历史陈述,更不是破解宇宙来源的科学思想。这一点是被普遍误解的。

第四,这是关乎人和他被安置于其中的 “范围(sphere)” 的关系。不是有关人和自然共同被造的历史,而是人和他周围的物质环境按照 神定规的关系。地上一切都是为着一个与人有关的计划所造的。

神没有义务向人交代祂到底是如何创造天地以及一切的。并且,关乎 神的事,人该知道的 神也并非在创世纪一开始就急急忙忙需要完全告诉人。

神当然不是故意卖关子。神有智慧,你要信得过祂。等到有一天你真的开始进入创世纪中启示的长阔高深,你就只能惊叹神的智慧。

一个故事,一条主线

如上所说,创世纪是神给人的启示。是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真相,但却不是人作为独立的观察者而得的结论。神的启示,带着神的智慧,因为神有一个计划,一个有关亚当的故事,一个有关生命的主线。

创世纪聚焦于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关系是神关乎人的计划的核心。

要理解聖經,即神的話,从创世纪和启示录,必须看见贯穿始终的一个主线,即从首先的亚当(被造的人)到末后的亚当(道成肉身的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故事

现在来看 神的话。

创世纪大纲和概要

创世纪第一章:起初的创造与恢复

  • 创世纪1:1 是神基本的宣告,表明祂是宇宙的根本起源,神在先,天地在后。这是关于一个秩序和神与人关系的根基。
  • 创世纪1:2 描述了人历史开始前的背景——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这并非对第一节创造的展开,而是在此之后的另一阶段和状态,暗示期间有重大事件发生,如灵界的堕落。
  • 从创世纪1:2后半句开始,神在地上的工作是恢复的工作。神没有一开始就完全告知人所有事情,而是按祂的智慧逐步启示。
  • 创世纪高于历史、高于科学,是真实的,但绝不会与事实真相或终极科学原理相违背。
  • 创造的六日被视为恢复工作的次序:
    • 第一日:光和暗的分离,神憎恶黑暗,黑夜总在早晨的盼望中被驱散。
    • 第二日:诸水以空气为界限的分离,这日神唯一没有“看着好”,预表了后来的洪水审判。
    • 第三日:陆地和海的分离,以及植物的创造,强调“各从其类”。
    • 第四日:天上光体对昼夜的管理,使人分辨时令,预表基督作为“光体”的明确身位。
    • 第五日:水中和空中生命的创造,“生命”一词首次出现,不用于植物。
    • 第六日:地上活物和人的创造。
  • 创世纪的六日创造与人类历史的六千年有奇特对应,预示着救赎计划的展开,并最终在基督里进入永远。

创世纪第二章:人、伊甸园与善恶树

  • “耶和华 神”的名字第一次出现,表明神与人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
  • 人被安置在快乐的伊甸园中,从事喜乐的园丁工作,而非劳苦。
  • 分别善恶树是人面对的必要考验。神警告“吃的日子必定死”是对必然结果的客观描述,而非额外追加的惩罚。它使人置于律法之下,并因无法满足律法要求而必然死
  • 人与神的关系经历了多次变化:从伊甸园中神的“同在”,到堕落后神的“等待”,再到旧约中神与以色列民的“同住”,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实现“神与人同住”。如今,基督通过圣灵与教会同在,是属灵意义上的伊甸园。最终,基督再来,人与神在天上永远同住

创世纪第三章:人的堕落与神的救赎

  • 人的历史迅速进入悲剧,亚当夏娃背叛了神撒旦的引诱(蛇)从诽谤神开始。
  • 人吃禁果并非小罪,其核心是人的不信,表现为理性主义(凭眼见判断好坏)和感性主义(悦人眼目,以自我喜好为导向)的失败。
  • 人类背负了巨大的罪债,唯有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亲自偿还
  • 神的拯救计划在对蛇的咒诅中开始显明:女人的后裔(单数,指耶稣)将伤蛇的头。神用皮子做衣服遮盖亚当夏娃的羞耻,预表牺牲和基督的救赎。

创世纪第四章:该隐与亚伯的献祭

  • 该隐献上地里的出产(咒诅的产物),不蒙悦纳。亚伯献上羊群中头生的和脂油(有血的牺牲),蒙耶和华悦纳。
  • 亚伯看到了罪恶与救赎的前提:罪人必须靠牺牲的生命和所流的血才能靠近耶和华。该隐缺乏这种罪的认识和败坏感,认为自己靠耕种就能自给自足。
  • 该隐因不蒙悦纳而发怒,这种对神的怒气是其罪的实质,而非简单的嫉妒。这怒气预表了后来高喊“钉他十字架”的怒气。
  • 神对该隐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 这表明人要么接受神的义而称义(如亚伯),要么靠自己制服罪而称义(不可能)。

洪水前后的属灵原则 (创世纪 5-9章)

  • 以诺和诺亚:以诺与神同行,被提;诺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全家得救。他们分别预表灾前被提的圣徒经过大灾难进入千禧年的圣徒
  • 人的大背叛:天使与亚当的后代混交,导致全地普遍的败坏。同时也可能指该隐的后代与塞特的后代(神的儿子们)混交。 这预表今日属灵的大背叛,属神的人与世界思想、学问、权势混杂,产生有知识的伟人却弃绝神。
  • 神的灵在罪恶的人间忍耐中奋力对付,但忍耐有限度
  • 洪水是神的审判,但其目的是拯救诺亚一家,审判只是拯救的必要条件。
  • 诺亚献燔祭:诺亚出方舟后的第一件事,表明他明白得救是因神透过被杀的亚伯和被杀的耶稣基督所预备的牺牲。
  • 神与诺亚立约:不再用水毁灭全地,这是神对自己的极大约束,也是人蒙的极大恩典。这约是旧约的预备。
  • 诺亚的三个儿子:闪(蒙祝福,亚伯拉罕、以色列、耶稣的祖先,神在地上的家的延续);含(受咒诅,迦南人祖先,以色列的敌人);雅弗(蒙祝福,其他列国的祖先)。
    • 迦南代表肉体,需被彻底清除。
    • 宁录(含的后代,巴别塔建造者)代表世界,一个与神国对抗的灵。世界两面性:敌基督的灵和需得救的人。

巴别塔与亚伯拉罕的呼召 (创世纪 11-14章)

  • 巴别塔是人想在神之外树立共同中心的骄傲和理想,最终只会自我灭亡。神变乱语言,使人分散,以语言和国家作为管理方式,直到基督的救恩到来。
  • 亚伯拉罕神在地上的选民的开始。他蒙召离开本地本族,去应许之地。他的妻子撒拉不生育,强调应许之子是完全凭着应许而非肉身出生。
  • 罗得的选择:他选择了约旦河的肥沃平原,看起来像伊甸和埃及,追求属世的富饶和舒适,但最终却落入罪恶之城所多玛的毁灭。这表明未见属天异象的人,即使信神,生活也会充满痛苦和矛盾。
  • 亚伯拉罕的得胜:他因看到属天的城否定自己,放弃眼前利益。这显示了信心的真果效。他筑坛敬拜神,支搭帐篷与世界分别,这是敬拜与成圣
  • 麦基洗德的出现:他是至高神的祭司,预表主耶稣基督。亚伯拉罕向他献上十分之一,表明能力、得胜和祝福都来自基督,荣耀归于神。亚伯拉罕拒绝所多玛王的财物,起誓不拿世界的东西,这是信心的真得胜,因为他先见到麦基洗德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与试验 (创世纪 15-22章)

  • 旧约的正式开始:神与亚伯拉罕立约,这是排外的、唯一的拣选。应许关乎地上的以色列,但也指向属灵的后裔,即因信得生的人
  • 立约的保障:神以牺牲的祭物(死)作为约的保障,表明神自己成为亚伯拉罕的份。
  • 撒拉与夏甲:代表恩典之约律法之约。以实玛利(按血气生)的出生是亚伯兰和撒拉缺乏信心的失败。神怜悯夏甲,但应许的继承人唯有以撒
  • 神显现为“全能的神”(El Shadday):祂是,于是一切都不同。人蒙召要在祂面前做完全人,与神同行
  • 亚伯拉罕的软弱与神的怜悯:他再次谎称撒拉是妹子,显出信心软弱。然而神亲自介入,阻止不该发生的,并藉此建立亚伯拉罕,使他清楚自己不配有以撒,一切皆因神的恩典。
  • 以撒的出生:应许之子,强调完全是靠应许而生,与血气、肉体毫无关联。
  • 亚伯拉罕献以撒:这是神对亚伯拉罕信心最大的试验。亚伯拉罕的顺服满足了神的心,因此神起誓,通过他的后裔(单数,指基督),地上万国万民都必得福。以撒的提问“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得到亚伯拉罕预言性的回答“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公羊代替以撒,预表基督的代赎

家庭与世代的传承 (创世纪 23-36章)

  • 撒拉去世:应许兑现后,约书的“保管人”离去,为利百加作预备。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仍是客旅,坚持付足价买地,表明不接受世界的恩典,仰望更美的天家。
  • 以撒与利百加的婚姻:由亚伯拉罕最年老的仆人寻找、撮合。老仆人预表圣灵。这是基督与教会联合的宇宙奥秘的预表。强调以撒必须留在应许之地,不能回到本地,预表基督不会离开天家来娶妻定居。利百加的贞洁、贤淑,以及她放下一切毅然跟随的信心,是教会美丽品质的写照。
  • 以撒的见证:他在基拉耳重新挖井(父辈开的井和新井),持守见证,即使在软弱中仍筑坛、搭建帐篷,依靠神。他是一个独特的信心之子,活在应许的平安里。
  • 雅各蒙拣选:神从雅各拣选地上的子民以色列。雅各(“抓取者”)的出生与以撒不同,他虽有许多属血气的缺点,但心中珍藏着对神祝福的向往。神在人天然生命到达尽头时开始作工。
  • 以扫:藐视长子名分和神的礼物,其价值体系以肉体舒适和自我为中心。
  • 雅各与神摔跤:雅各在雅博渡口独自面对神,他肉体(魂)被对付,大腿窝被摸瘸,但名字被改为以色列(神的王子)。这是神对他生命的一个突破点
  • 示剑事件:雅各的女儿底拿被玷污,雅各儿子们用诡诈和暴力报复,极大地败坏了以色列的见证。这表明属血气的人无法为神做见证,因为他们不信神的工作,只看重人的手段。
  • 伯特利:神命令雅各上伯特利,除去外邦神像,自洁。这是雅各属灵生命的转折点,他从受益于恩惠到够到赐祝福的神自己。神再次显现并确定他的名字“以色列”,强调他是神选民的开始。
  • 拉结之死与便雅悯出生:拉结在途中死去,葬在伯利恒(耶稣出生地)。便雅悯的名字含义(忧患/右手)预表主耶稣。
  • 以扫的兴旺与雅各的寄居:以扫在地上的成功(作王)与雅各的寄居生涯形成强烈对比。以东人代表属世的敌人,亚玛力人代表必须被治死的败坏肉体

约瑟的故事与以色列全家下埃及 (创世纪 37-50章)

  • 约瑟被卖:约瑟是主耶稣的美好预表。他被兄弟痛恨、卖到埃及,预表基督被犹太人弃绝,却在外邦人中被高升。兄弟们的不信是他们罪的核心。
  • 约瑟的见证:耶和华与约瑟同在,使他百事顺利。他虽入监,却因正直良善善待他人,并解梦,这是神为他预备机会。
  • 约瑟被高升:法老因梦召约瑟,约瑟将其解开,并被提升为埃及宰相。这强调约瑟对神的谦卑和信心,而非自身能力。
  • 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忘记”)和以法莲(“昌盛”)象征与主同死和与主同复活。死是必须的,但复活才是目的。
  • 约瑟的计划:他精心设计一系列周折,目的是带领兄弟们认罪悔改,使以色列全家建立在更坚实的生命基础上,而非仅仅情感上的团圆。
  • 便雅悯的象征:他与约瑟密不可分,代表基督在地上的权柄,以及救恩与以色列全家的关联,牵扯着基督的心,等待主回来。
  • 犹大的显明:在关键时刻,犹大为便雅悯作保,显出正直、谦卑、无私的王者风范。这是神在人身上奇妙的工作。
  • 约瑟的杯:约瑟将银杯放入便雅悯口袋,象征基督在地上的能力(便雅悯)与复活基督的荣耀(约瑟)不可分离。若分离,能力就是不法的。
  • 约瑟与兄弟相认:约瑟放声大哭。这是他对兄弟们深切的恩典和赦免,将咒诅化为祝福。预表主耶稣对使徒保罗和末后以色列全家的恩典和和解。
  • 雅各下埃及:神在异象中指示雅各下埃及,并应许与他同去,使他在埃及成为大族。
  • 雅各祝福法老:他以位分大的身份祝福法老,表明属灵的实际等次
  • 雅各的年日:他称自己在地上寄居的年日“又少又苦”,因为他活在主面前,与主同行的年日太少。他有两个“十七年”因约瑟而蒙福。第一个17年,父爱子,第2个17年,子爱父。
  • 雅各的遗言:约瑟代表复活升天的基督)。因此雅各把约瑟从其他儿子中单独分出,并把长子的双份产业赐给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强调以法莲(复活)在先。他对众子的预言预示了以色列未来的历史,特别是犹大支派的王权和但支派的堕落。
  • 约瑟的遗愿:他嘱咐以色列子孙起誓,将来把他的骸骨从埃及搬到应许之地。约瑟表达了对神应许的信心,同时也是神工作下一个阶段的伏笔,之后我们就看见出埃及记

神拯救的计划以及因信称义的原则在创世纪中贯穿始终。肉体无法取悦神,属基督的人已将肉体钉在十字架上。基督的爱和舍己赋予我们祂的生命和信心,使我们得以因神儿子的信心而活

创世纪目录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