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惹儿女的气
许多爱 神的家庭和聚会,为着下一代儿女与 神的关系担忧。许多孩子们离开家到了大学,就基本不去聚会了。
一个姊妹有个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女儿最近给她说 :
“我当然想去聚会,但在我从小的聚会经历中,没有感到被爱、被接受,我现在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到被爱被接受的聚会。”
还说,“你们大人动不动就说祷告,但你们是借着祷告把我们的问题隐藏起来,结果问题还在那里。”
如果你听了这些话并不吃惊,那要是你知道这个年轻人从小在一个很爱主的聚会长大,母亲很有追求,你如何感觉?
并且那个聚会中带领青少年的是一个非常敬虔的姊妹,常被各地聚会邀请去分享儿童青少年事工的经验,你会如何感觉?
如果你这还觉得很正常,那要是你知道这个聚会中的青少年长期、普遍的光景就是这样,你又会如何感觉?
我没有意思说孩子们所感觉的或所说的,就是结论、定论。谁说的都不是,我们大人的也不是,只有最后主说的才是。但我们何等应该听见孩子们的声音,学会同情他们(不一定同意,但是要同情)。
“。。。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以弗所书 6:4)
我过去一直觉得保罗这个要求不太高,不就是 “不要去激怒儿女” 吗,从来都是儿女激怒我,我哪有激怒儿女的事,只有很差很差的父母才会去激怒儿女。
但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聚会和许多家庭就是在这个基本点上跌倒了。
原文“惹气”这个词,并非一个简单的贬义词,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不好的事。 惹气 (希腊原文 parorgizo) 是一个中性词,就是“使另个人心中有怒气”,即“激愤”的意思。实际上,作为最后挽救以色列的方法,神愿意拿外邦人来 “激愤” 犹太人 (罗 10:19, 那里用的是同样的词)。
而同时,“怒气”本身也是一个自然的情绪,并非一定是一个不对或不好的情绪。
怒气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怒气所指的对象,以及发怒者的身份、发怒的原因和发怒的方式。
主耶稣也为人心的彻底刚硬而发怒。但主的怒气是朝着一个正确的对象,有正当的原因,并有可敬佩的方式,但更主要的是,祂有最正确的身份。
然而,我们不是神。同时我们的儿女也不是处在那已经让神伤透了心的旧以色列的地位。
神是全然纯正的。祂绝不会滥用、误用祂的地位。同时,那让神伤心的以色列,代表着人在律法下的位置。律法也是纯正的,要教以色列醒悟发愤。
但生命的能力和救恩却都是在耶稣基督的恩典里,并无例外。
圣灵可以让一个人的心因着看见反差而发愤,而同时圣灵也让发愤的人看到只有在基督里才有盼望。基督里有真盼望,所以我们不会丧了志气。
但我们没有圣灵的资格,也不能取代圣灵。我们若拿着自己认为是好的原则和榜样去做标准来责怪儿女,结果就是惹气,让儿女丧了志气,我们却没有尽自己的本分(即养育的本分),而是逾越界限,代替了圣灵的工作。
难道这不是我们的光景吗? 我们拿一个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的 “属灵模式” 来试图约束或管教我们的儿女,但当他们因够不上标准而沮丧的时候,我们就在心里责怪甚至轻视他们。我们会努力做出有恩典忍耐的样子,但我们心里的真实,无论多隐藏,实际上都会显露给儿女。
儿女们也许不成熟,但他们在一个“缺氧”的环境里,若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他们就一定会有真实的反应。
有个别孩子由于 神特殊的怜悯,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还蒙福。也有的孩子却会靠本能学会用“标准答案”来应付大人。
但是,更多孩子就会感到被排斥、被轻看、被弃绝,没有被爱。
这时候,我们若刻意想证明给人看“我们是爱孩子们的,是孩子们自己不懂事,不明白”,是没有用处的。即使我们是真心的,也没有用。
结果就是,我们让儿女丧了志气,反倒没有做 神真正要我们在儿女身上所做的,即 “照着神的话来养育(nourish , bring up)” 他们。
至少在许多家庭是如此。 也影响到整体聚会。我们不知不觉以为, “教会是教会, 家庭是家庭“。我们有 “教会是教导的地方,家庭是生活的地方” 这样一种错误观念。我们忘了,我们这些蒙恩的人,被圣灵在主的名里聚在一起,就是主的身体;而主的身体里,祂的家中,教导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想想起初使徒时代的教会,并没有这样的区分。
如果孩子不觉得聚会是他们的家,他们就很难得到并接受真正的属灵教导。如果孩子们在自己家庭里感觉不到家里也是 神 同在、可以听到 神讲话和教训的地方,他们也就无法生活的好。到头来,我们有两头都丢失的危险。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儿女的问题都归到父母身上。那样想是教条主义,也是律法主义,和认为 “儿女的问题,全由他们自己承担”这种想法,是一样的教条主义和律法主义。
我是越来越感到,我们的儿女从我们身上得到的实际帮助太少了。
我们常常不是在生命里养育他们,而是拿教条和律法来惹他们的气,这样还不如不管。
这一代出生在一个弯曲悖逆的时代。这地的土产是有毒的瓜(“鍋中有致死的毒物!” 2 Kings 4:40)。 我们却不仅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愿望)将那锅中的死亡除去,而是只会强调不去采瓜、不烧饭也不吃、与这世界脱离,就是属灵的,安全的。
儿女们属灵生命不强健,面对这个世界的诱惑和挑战不仅软弱而且孤独无助,结果引起的不是我们的爱和同情,而是自义的判断。
这是伪装的属灵。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们的儿女们怎能感到在 神的家中,被爱,被接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