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太书 – 圣灵与情欲为敌,十架与肉体为敌

加拉太书对那些试图靠律法称义的人,给了最清楚坚定的回答: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加拉太书5:4。

福音的源头是神的恩典,而神的恩典体现在在基督里完全的救赎。

“…不废掉神的恩;义若是藉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 加拉太书 2:21。

见 “加拉太书 – 信心与律法”。

加拉太书的历史背景是信心与律法主义为敌。在这个敌对关系背后更根本的,是圣灵与情欲为敌,十架与肉体为敌。律法主义是肉体和情欲体现的其中一种方式,但却是一种有非常破坏力的方式,因为律法主义挑动和利用的是人里边最深也是最可怕的罪,即骄傲,罪恶之父撒旦的本性。

在现代基督徒中,直接了当的律法主义并不是最常见的问题,但是用变相的方式满足人肉体的骄傲却常见,有的用人的遗传,也有的用各种引以自豪的标杆型理论、教导、规条或做事的方式等。但只要是挑动人肉体里的骄傲,其结果和律法主义所带来的是同样的。

在这个问题上人常常有疑惑,因为我们会自动反问,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误理论、教导、教条和做事的方式,败坏和邪恶到一个地步,能够让人离开福音的恩典,与基督隔绝呢?

但这个问题本身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一类的试探里,撒旦做事方式并不是使用明显是恶的来诱惑人,而是用明显是好的事来挑动人里边最深处的恶,就是骄傲。要知道,律法不是恶的,而是圣的,但撒旦却能成功的使用律法来引诱人离开福音与基督隔绝。撒旦能使用律法,也能使用别的类似的似乎本身没有错的事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是因为人的肉体是恶的。只要闻到能够让人骄傲的气味,看到能让人骄傲的迹象,尝到能让人骄傲的味道,肉体就会热心积极地响应。这是肉体的本性。“在我里面,就是在我的肉体里边,没有良善。” (罗马书7:18)。但愿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开始明白这一点。

无论何种方式,其所带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离开耶稣基督里救恩的实质和源头,不跟随圣灵,不走十字架的道路,而是跟随情欲和肉体,结局和加拉太书里面说的律法主义是同样的,就是与基督隔绝,在恩典中坠落,最后要收败坏。这是加拉太书所对付的,并且使徒保罗写信的口气和方式显明这种错谬是极可怕的,因为它表面不明显,但实际是在根本上否定福音让撒旦借肉体作王。

靠圣灵而活

有人说,因信称义是不错,但这样简单的福音只是领我们入门,之后我们需要遵从律法才能够成圣。产生这种思想的来源,往往是由于对真信心的本质不明白,也不相信圣灵的实际,觉得所谓的信心和圣灵都是空的东西,人需要一个更实际的东西做裁判和向导才可以。有人于是希望律法成为其生活的裁判和向导。

现今仍然有这样的人,和加拉太人一样,只是那用于满足人肉体骄傲的未必是明显的律法如割礼和守日子等,而可能是其他的一些教条和传统等。

同时,在现代基督徒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表面上可能是一种相反的光景,不是用律法严苛人,而是借恩典的名放松一切,放任肉体。但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和律法主义同出一辙,是同一块币的反面。由于人缺乏对主耶稣的真信心和跟随圣灵真实的经历,撒旦就钻空子,蛊惑人心,说所谓的基督教就是这么一回事,可以打一个信心和圣灵的招牌,人所有的肉体和情欲都可以藏在一个廉价的范恩典的帐篷里,不需要悔改和更新,一切都可以被放在以基督教为名义的包装之内。

无论是哪种人,本质上都是活在肉体和情欲里。加拉太书给了清楚的回答:

“我们既然靠圣灵得生,就只能靠圣灵而活。” 加拉太书 5:25。

新生命的力量和准则在于圣灵,而律法并不能赐下圣灵。但同时如果没有真信心,圣灵就不工作。

若没有圣灵,新生命就不能活。

圣灵不仅是生命的向导(信息),也是新生命的能力(能量)。信息和能量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圣灵,人在 神面前是死的,是无法活的。因此,靠着律法的人,不可能活在神面前。无论他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的结果都是如此,因为生命离不开圣灵(新生命的信息和能量),而圣灵是靠着主耶稣基督赐下来,并借着信心住在人里面,而不是靠着人的任何努力包括守律法可以获得或者挣到的,也不是毫无分辨理所当然的。

两种果子

因为这个缘故,使徒在加拉太书里把守律法和肉体紧连在一起,也把信心和新生命紧连在一起。这是两种生命的本来状态,不管人在主观上是不是认识到或者意识到都是如此。

而肉体又和情欲连在一起,情欲则和死连在一起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收败坏,即灭亡,6:8),这也是犯罪之后人生命的客观本质,人的主观愿望无法改变和摆脱。如果人能够改变这个,人就不需要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也就成为无用。

这也是为什么在加拉太书第5章里,使徒保罗讲到 “情欲的事” 和 “圣灵所结的果子” 为反差和对照。实际上, “情欲的事” 就是人败坏的肉体所结的果子 (加拉太书 5:19-21),而靠律法所结的果子正是肉体所结的果子,靠律法只是其中一种途径而已。

肉体的表现可以是几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是在罪中的无赖,公开无羞耻的犯罪;二是在骄傲中的炫耀,以为可以靠肉体不犯罪,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于是就假冒伪善。  第三种是以似是而非的宗教或神学理论为旗帜,为肉体的放纵和私欲做掩饰或借口。 第一种很明显,但是一般在基督教的环境里不多见。第二种正是加拉太人所面临的光景。第三种在现代基督教中越来越常见。

但因为都是出于肉体,无论原来的主观动机是什么,最后所结的果子却都是一样的(加拉太书 5:19-21)。

圣灵所结的果子也是同样。凡跟随圣灵的人都结出同样的果子 (加拉太书 5:22-23)。有人从骄傲中被拉下来,也有人从自卑中被提起来,还有人从无知中被唤醒,都放到基督的生命里,靠着圣灵结出美好的果子。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慾同钉在十字架上了。我们既靠圣灵得生,就靠圣灵而活。” 加拉太书 5:24-25。

因此,选择肉体就是放弃生命,无论人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如上所说,选择律法实际是选择肉体的其中一种方式。

那些受割礼的人自己并不真正遵守律法,因为那对他们来说太困难了,但他们渴望在招募信徒上夸耀自己。

在世上,使徒只看到虚空、罪恶和死亡;世界的灵、属肉体之人的心思是堕落、败坏、有罪的,他们自夸,却不认识神。但在基督里,他看到的是恩典、爱、纯洁、顺服、对父的荣耀的委身,以及对罪人之命运前途的关注。

显然,这些假装遵守律法的人实际上放纵了肉体的骄傲。在他们中间并没有结出良善的果子。肉体的果子在加拉太人身上已经显明出来。他们中有人贪图虚荣(虚假的荣耀),妄自尊大,彼此挑衅,互相嫉妒,就是明证。使徒提醒加拉太人他们中间肉体所结果子的现实,他们应该是知道的。

彼此相爱

如果我们想要一条律法,这里就有一条:要彼此担当重担,如此就成全了基督的律法(也就是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全部准则)。

因为 唯有信心借着爱发生功效  (5:6)。

因为这个缘故,使徒保罗在第5章讲过了两种果子之后,在第6章里告诉加拉太人,如果有人因疏忽犯了过错,基督徒的责任是按照基督的爱,以温柔的心灵挽回这位基督的肢体——他是基督所爱的,也是基督徒所爱的,并要记住自己也可能跌倒。

真正的荣耀并非由自夸所得,因为人本是虚无的。使徒说,妄自尊大只是在自欺,这话简明扼要,是对那些这样做的人无法言喻的鄙视。这些律法主义者大肆自夸,却给别人加上重担,并以他们犹太人的光荣自诩——他们所加于他人的重担成为他们自己的虚荣——他们以自己的犹太主义为荣耀,并使他人服从于此。

但他们所做的工是什么呢?他们真的为主劳苦了吗?完全不是。在加拉太真正做了基督工的正是使徒保罗自己,就是他们所反对的那位。

在爱中,个人的重担要彼此担当(加拉太书6:2); 在信心和盼望的实际中, 每个人都应担当自己的担子 (加拉太书 6:5)。这里的重担和担子是两个不同的词,是我们生活中两种不同的份。“重担” 是为了激发圣徒爱心 神量给个别圣徒的,别人不仅不能轻看,反倒要看见这是他发出爱心的机会;“担子” 是神用现实(reality)来操练和管教人的,好让一个人的信心和盼望有根有基不至于落到自己所想象的错谬和幻觉里面。

使徒接着用了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受教的人应在物质上供给教导他们的人。在这里使徒所用的词并不是 “供给”, 而是 “交通”(communicate)。无论是教导的人,还是受教的人,这里一方面是一个彼此相爱的原则 (彼此担当的原则),在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真理和现实的原则(不自欺的原则),因为使徒希望那些因为接受教导而供给教导者的人看见,他们的 “供给” 不仅仅是一个“施与”(gift), 实际也是他们所欠的,是别人该得的。使徒用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例子,把所有的圣徒都放到了一个恩典和交通的原则里,既有爱又有客观现实的操练和约束。

信心的实际

但保罗紧接着论到信心的实际。虽然恩典是完全的,救赎也是彻底的,以至于信徒因之得着圣灵为印记,但神已设立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人的行事无论是随从肉体还是随从圣灵,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果效必随原因而来。我们不能藉着仅仅宣称自己有恩典或基督信仰,而在行为上不按照圣灵的引导行事,以为可以哄骗神。因为随从肉体的人必收割败坏,随从圣灵的人必收割永生。

这些话似乎并不是针对那些宣扬以律法为本的人讲的,而是从反面讲给愿意走信心道路的加拉太人的,但实际上,这是信心见证的本质,也是对肉体反面见证的暴露。无论是以律法为名的人,还是以假信心为名的人,他们落在罪中是因为他们落在了肉体的欺骗之中。律法只是肉体上当受骗的其中一个路径。以虚假宗教和神学为名的假信心,是肉体上当受骗的另一个路径。

但神却不会上当,不会被人的假象所骗。以律法为名的人和以假信心为名的人,都因为没有信心的实际,即没有信心的果效,将来收成的都是败坏。

然而,作为基督徒,我们必须忍耐,才能收获,不可厌倦行善,因为收成是确定的。因此,信主的人应当向所有人行善,尤其是向神的家里 (原文 “信心之家”,household of faith) 的人,因为唯有信心借着爱发生功效

信心和肉体彼此为敌,无法调和

保罗亲手写下了这封信。这对他而言是不寻常的。他通常用他人(如罗马书由德丢代笔),口述自己的意思,并以亲手书写的祝福作为认证,以确保书信的准确性(林前16:21;帖后3:17)。这显明了使徒对自己书信的重视,他并不像普通人写信那样随意,而是以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方式,确保其真实性。在这封书信中,由于忧伤满怀,且感到在哥林多人身上信心的根基已被动摇,他亲手写完整封书信。

但他立刻回到导致他如此行的主题上,作为加拉太书的总结。

那些想要在肉体上炫耀的人,强迫外邦人受割礼,以逃避与十字架的教义,即藉着基督得自由的救恩,相关的迫害。受割礼的犹太人属于一种世人所知、所接受的宗教;但要作一个被钉十字架之人的门徒,并承认祂是唯一的救主,这世界怎能接受呢?然而,十字架的羞辱正是基督信仰的生命。世界因此被定罪,在罪中死了;世界的王也被定罪,他只是死亡国度的王,他与他的追随者都是神的无力敌人。与这样的审判做对照,犹太教在世人眼中显出是更可爱更符合人意的智慧。

这正是当时为什么撒旦会选择犹太教作为手中的利器来攻击在基督里真信心真信仰的工具。撒旦明知在基督里的真信心是能够胜过他的,是真正的敌人。他需要找到一个得力的盟友来对付这个敌人。为此,撒但甚至会成为“独一真神”教义的支持者,那些信奉此教义的人也会与曾经的敌人,即拜偶像的人,联合,共同对抗这个新出现的“敌人”,因为这个“敌人” 谴责了整个人类的败坏,宣告他们是神的悖逆者,并且他们毫无生命,因为生命在耶稣基督里,在他之外没有生命。

十字架宣判了在亚当里的旧人性的死亡,即人性在根本上已经死了。亚当子孙反感这个,因为这伤害到他里边天性的骄傲。 犹太人比外邦人更为反感这一点,因为他因此失去了自己曾因认识独一真神(而后来堕落成人为的宗教)而在众人面前所拥有的荣耀。

属肉体的人不愿受苦,也不愿失去世界的美誉。在这个世界上,某种程度的光可以被理智之人接受或容忍;甚至对那些有诚意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更大的光,他们也会接受;但更大的光要进来,他们就受不了。只要不提出那定罪所有人的主张,不挑战肉体所渴望并依赖的荣耀,世界就能接受。但若是那完全拒绝肉体、否定世界和肉体为根基的信仰,世界是无法接受的。

这世界知道它在那彻底审判良心的真理面前毫无指望,毫无对抗的能力,因此它会接受一种容忍属世之心、适应肉体的宗教。从肉体的角度,越舒适越好;但是从撒旦的战术角度,如果太舒服的战术在某种环境中因太过明显而不能奏效的话,即使它要求人做出一些牺牲,只要它不完全否定肉体,就可以忍受和接受。在这一点上,骄傲的肉体可以全面配合。人可以成为苦行僧,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是出于自己的意志,使人自己可以引以为自豪,可以夸口的 (如巴别塔),而不是完全依靠神的恩典,就可以。

但真正的恩典的福音正是在这一点上无法妥协,无法满足世界和肉体的要求。因为恩典宣告肉体毫无良善,这是肉体受不了的。

十字架的绝对性

十字架宣告了这两者的区别:它显明了人是什么,也显明了神是什么,显明了圣洁和爱的本质。但在世人眼中,它是极度的羞辱,并粉碎了人的骄傲。

在十字架上成就救赎的不是我们,而是祂——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承受了一切可能的苦难。因此,使徒可以毫无保留地倾注自己所有的感情,而不自夸;相反,他忘记了自己。

我们也是同样。当我们仰望基督的十字架时,我们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到可以夸耀的东西,我们的自我被完全剥夺了。

在保罗眼中,那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才是伟大的。而钉死祂的世界,在保罗看来,则显出了它真实的本性;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显现,也显明了祂的真正身份。因此,使徒要单单以十字架为荣耀,因着这十字架,他向世界死了,世界也向他死了。对相信的人而言,世界已显出它的真实本性;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割礼与不割礼都算不得什么(这一切都随着基督的死而终结),惟有新造的人才有价值,这是以神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使徒祝愿这样的信徒,真正的神的儿女,得享平安。按肉体受割礼的以色列人并非神的以色列民。若在这民中,有心灵受割礼的人,他们按新造的生命以十字架为荣耀,那么他们才是真正的神的以色列人。而事实上,每个真正的基督徒,按照他所跟随而行走的灵,都属于这个团体。

使徒的心

最后,使徒要人从此不再搅扰他,因为他身上带着主耶稣的印记 (6:17)。众所周知,奴隶的身体会被烙上烙印,以表明他们属于谁。而使徒身上所受的伤痕,充分显明了他的主人是谁。因此,他自称为基督的仆人,其权利不应再受到质疑。这是一个何等感人的呼吁!他的心因自己的事奉受到质疑而受伤,而他的事奉正是献给他所爱的主的。此外,撒但曾试图在他身上留下这些印记,但实际上,这些伤痕成为了耶稣美丽的印记。

使徒这句郑重的话有双重含义。首先他借着自己与这世界绝对的分离和与主的联合给加拉太弟兄姊妹提供一个安全保障。他与世界和罪恶的分离和与主的联合是他在基督里面的能力。岂不知与世界与罪的分离,实际是一种能力吗?可悲的是,许多基督徒把这个当做自己的成本,一种不得已的牺牲。但实际上这是新生命的利益也是新生命的灵能力。使徒告诉加拉太人,虽然他们几乎从恩典里坠落,肉体被世界抓住了,但他伸手拉住了他们。这时候,他自己与世界的分离就成了加拉太人的一个保障,因为如果他并没有完全在主里面,也有可能被世界拉去坠落下去,他对加拉太人的这些话又有什么能力和帮助呢!

在另一方面,这句话也说出保罗对加拉太人的警告。保罗的话里边带着一种终结性,意思是说,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如果他们拒绝圣灵的劝告和警告,继续怀疑基督在使徒身上所做的工作(尤其是借他所传的福音),他们就不要再来骚扰他,因为他是完全属基督的。

这是何等样为父的心,温柔加上严厉。通过使徒保罗的心,我们看见基督和父神的心。

使徒愿恩典与他们同在(正如激励他的那神圣之爱),无论他们的属灵光景如何,他们都是基督所珍贵的灵魂。

人的本相和神的眼光

在加拉太书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基督活在我们里面,这与肉体(或仍活在肉体中的旧人)形成对比。然而,就系统性的真理而言,这里并未明确说明相信的人在基督里,或基督在信祂的人里面。这整封书信实际上是在对一切回归犹太主义的行为作出审判,并将其等同于异教偶像崇拜。

律法与活在肉体中的人是相互关联的:律法介于应许与基督(那应许的后裔)之间,成为对人的一种极为有用的试验,但当人真正认识律法时,它只会将人置于死地,并定人的罪。这是一个死结。

然而,这一切都在十字架上的恩典中得到完全解决:基督替人担当罪,使肉体中的人、罪以及一切旧造的事物在祂里面终结于死亡。任何回归律法的行为,都是放弃神的应许和基督里恩典的工作,是回到已经被证明为罪恶和灭亡的肉体之中,仿佛仍然可以在其中与神建立关系。这是否认恩典,否认律法真正的效果,否认十字架所证明的人类本相。这样的回归无异于异教徒的信仰。而遵守节期、月份、年份等,意味着人仍活在肉体之中,而不是在恩典中经历旧人的终结。

我们得着基督作我们的生命,否则,死亡将使我们毫无指望。加拉太书说明了圣徒在基督里的地位借着里面的信心和圣灵的工作所带来的果效,并指出人的本相。

人真实的本相: 活在肉体中的人已完全失去了与神的关系,也无法再与神建立任何关系。必须有一个新的创造(新造的人)。

十字架是唯一的道路,新造是唯一有荣耀盼望的结局。这不是基督徒的眼光和决心,而是创造的神、父神在基督里的眼光,也是父神在基督里的结论。让我们不要做悖逆之子,错以为当神宣告一切其他的都不要紧,唯一要紧的是做新造的人,是对人的一种限制和要求。

既然父神的眼光和结论是如此,这是人在基督里的福气,也是唯一的福气。

当今的人不一定借着律法或守节气之类的事情来彰显肉体的骄傲,但人的本性并不改,总是会喜欢拿一些自己可以有把握的事情为自己打气,满足自己的虚荣和骄傲,表面上是基督教的福气和昌盛,但实际上却是撒旦借着人肉体的工作。

不活在新造里的人,没有生命,结局不在基督里,一切在地上的欢喜和盼望都是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