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十一章读经笔记

马可福音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主耶稣在完成了他地上作为 神仆人的一切工作之后,就以以色列的君王和救赎者的身份进入耶路撒冷。

以色列人在这里迎接耶稣进耶路撒冷的光景,和旧约中伯示麦的以色列人看见 神的约柜回来时的光景有相似之处 (撒母耳记上第6章)。

但这里实质上的结果却又何等的不同!

他们看见耶稣应验旧约的应许,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以色列君王的象征),就欢呼。和当时伯示麦人看见约柜回来了就欢喜一样。

但他们却并不真正认识主耶稣是谁。像伯示麦人并不真正认识 神和他的约柜的圣洁一样。

但伯示麦人那时候还至少知道为约柜寻求更配得的人,而在这里的犹太人,却把他们的弥赛亚救世主送到了比他们自己还更不配的外邦人手中,钉他十字架。

伯示麦人,因为他们的无知,就受到耶和华 神的严厉处罚,多人被击杀。

但这里,几天之后,耶稣就要为着众人的罪上十字架。犹太人没有被击杀,被杀的是主耶稣。

区别是,旧约是 神的圣洁律法,而新约是神圣恩典,是 神的律法在耶稣基督里面的成全。

耶稣以以色列君王的身份将自己呈现给耶路撒冷。为了应验旧约先知对弥赛亚进京这一幕的预言(撒加利亚书 9:9),他选择了一个没有人骑过的驴驹进入耶路撒冷。连这驴驹的选择和来源,以及它的主人对君王的顺服态度,都显明主耶稣君王的身份。(如果以色列民对他们的王大卫都该有顺服,对他们真正的王岂不是应该超过更多!)

但他这次来不是为了享受他君王的尊严和权威。一切对预言的应验都是为了显明救恩,是为了耶路撒冷和众人的缘故。

他来了却是为了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但无论如何,众人对他的接待反映出他所作的见证在简单人心中所产生的作用。 因此,这里一切所发生的都是 神命定的。 

他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他一言不发,就离开了。是耶和华自己在访问祂的圣殿。作为万物的审判者,作为圣殿所代表的一切实质的本体,他知道一切应该是什么样的,也知道一切不符合 神旨意的谬误,他看了在圣殿里所做的一切,一切对神完全的偏离,他在想什么呢?

那天他一言不发就出门离开了! 

但第二天,以色列在那颗被谴责的无花果树中受到审判。  耶和华和他在旧约中所建立的见证者(以色列)的关系就此结束了,一个全新的见证即将开始。

那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在整本新约里边只有两次提到耶稣饿了。一次是他在旷野受试探40天之后。再一次就是那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是在要往耶路撒冷去的路上。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耶稣走过去,到了树下,看见树上只有叶子,没有果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他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

既然不是收无花果的季节,他为什么咒诅这棵树呢?有一种解释说当时正是春季四月份(离逾越节还有不到一周时间),虽然不是收获无花果主要的季节,但是一般无花果树都会有从去年所剩余的未成熟果芽长成的冬果(winter figs,见雅歌 2:13),尤其是树叶已经茂盛的时候。 也许如此,但是既然福音书在这里明确说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我们只能留给圣灵和 神的话自己解释。

在这里圣灵强调的不是时间和季节,而是无花果树上找不到任何能够让主满足的果实这个事实。而主就借着这个事实本身来作为一个符号和预表,表示他和以色列的关系(而至于背后决定树本身结果时间和季节的机制,在这里是次要的)。 

“因为耶和华你 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 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无所缺。。。” 申命记 8:7-9。

这是他过去赐给他们的。但是当他 (他们的主道成肉身)亲自来到他们中间,以色列却没有给他任何满足和回报。

他并不是在发怨气和怒火,而是以生命实际为基础做出不仅正确也不可避免的道德审判。这是人在旧约之下必然的结局。肉体在神圣的要求之下,接不出能够让 神满足的果实。这是旧约的结论,为了引进新约的开始。

他和以色列的关系破裂了。那棵无花果树就是记号。但 神的计划落空了吗?以色列就此无望了吗?就在第二天,他们在耶路撒冷,在圣殿旁,主向着门徒说了这样的话:“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 马可福音13:28。

那咒诅毕竟不是在永世里绝对的永远。就着以色列的过去(肉体的自义)是绝对的,但是他要带来一个全新的世代。

门徒们当时并不明白,发生在这颗无花果树上的事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惊奇,他竟然有能力用一句话将一颗活着的无花果树枯萎。他于是就着门徒当时真实的心态,用他的回答把他们带向信心,因为对门徒来讲他们里面的信心比他们明白这些兆头的含义要远远来的更重要。他向他的门徒保证,他们在信心中所求的一切都要实现。他不是在给众人讲一个祷告心理学,或者信心哲学。他是告诉跟随他的门徒他们与 神之间在生命里的关系。他们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向父诉求的,父必成就。这里的因果关系和果效不是世人眼见的交易,而是对真正 “现实”(reality)的全新启示。中文翻译是 “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11:24下),但原文中被翻译为 “得着” 的两个词是不同的词, 前一个词是 “抓住”,第二个词是 “得着(拥有)”。不是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而是只要在信心中抓住的就必成为现实。信心是现实的动因,而不是反过来。“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希伯来书11:1)。在这个宇宙正常的秩序中,信在前,事物在后。信心必得现实。这是天国之子的特权。这是堕落之后的亚当子孙无法想象,无法明白的。

但是门徒们要想享受这种特权,他们的祷告必须与他们生命所承受的恩典相称,他们的生命必须表现出像天上的父饶恕人那样饶恕人的恩典(3:25-26)。 

文士,祭司和长老前来挑战,要求他证明他的权威。 他的回答直刺他们的良心,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明了他们并没有资格向他问这样的问题,同时暴露了他们的诡诈和不诚实。 约翰凭什么权柄给人洗礼,他的权柄是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 他们不能做出决定。他们无法确定。他们判断的思路甚至都无法摸到事情的本质和道理起码的表层,因为在达到那里之前他们就已经被自己的私欲所羁绊。许多的时候,人对一件事无言以答,无法作出判断,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都是因为他们的诡诈和私欲把他们逼到了一种无法转身的死角里。

他们要么承认他的工作,要么否认为基督作见证的约翰的洗礼而失去众人的支持。 于是他们就只能选择不回答。在 神和祂的智慧面前,人的心计是多么愚昧和虚空!

但同时,他们的私心和贪欲,又导致他们对眼前这个问题(耶稣就是他们的问题)不得不做出反应。于是,他们的心更加坚硬。在公义面前,他们转头向着那不义的路在其上越走越远,在黑暗的坑中越陷越深。

马可福音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One Comment